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咬鹃目 > 咬鹃科 > 古巴咬鹃属 > 古巴咬鹃
古巴咬鹃

古巴咬鹃

英文名:Cuban Trogon

学名:Priotelus temnurus

【简介】
古巴咬鹃,英文名Cuban Trogon,学名Priotelus temnurus,属于咬鹃科,是古巴特有种鸟类,同时也是古巴的国鸟。它们广泛分布于古巴主岛及其周边的大岛,尤其偏好阴凉的山地森林环境。

【外形特征】
古巴咬鹃的体长约为23到28厘米,体重在47到75克之间。雄鸟的鸟喙颜色为红色,面部颜色为黑色,虹膜呈红色。其头顶及颈背部分的颜色为深蓝色,并带有绿带金属光泽。雌性与雄性的羽毛有相似之处,只是雌鸟的腹部颜色略淡。幼鸟的羽毛颜色较为暗淡,尾巴羽毛呈新月形,翅膀上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鸣叫特征】
古巴咬鹃发出的鸣声听起来是重复的“toco-toco-tocoro-tocoro...”,这种声音常常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此外,它们还有一种低沉的呼唤声音,这种声音的来源往往比较难以定位。

【生活习性】
古巴咬鹃栖息于热带雨林、湿和干森林,以及靠近水道的灌木丛等环境,往往在海拔高达1300米的地区出现。它们以昆虫、果实和花为食,偶尔会捕食小型蜥蜴。飞行时表现出断续的、嘈杂的飞行模式。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7月,古巴咬鹃在啄木鸟遗弃的洞穴或天然的树洞中筑巢,巢穴至少距离地面4.5米高。每窝通常产卵3至4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蓝白色。关于孵化及育雏的详细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古巴咬鹃羽毛呈现出蓝绿色的背部、灰色的胸部及醒目的红色腹部,使其颜色与古巴国旗相呼应。

【保护状况】
古巴咬鹃的保护状况列为IUCN红色名录中的无危(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广泛分布于古巴主岛及其周边的大岛,包括卡马圭省外的大岛以及其他接近青年岛(Isla de la Juventud)的一些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