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盔鵙
英文名:Gabela Helmetshrike
学名:Prionops gabela
【地理分布】
安哥拉盔鵙主要分布于非洲安哥拉西部的狭窄地带,自1970年代后直至2003年,该物种才被重新记录到。2005年,在Kissama、Bimbe和Bango地区海拔约300米的高度上发现了10个群体,分布在从Chio南至Gabela之间的悬崖带。栖息地包括干燥森林、次生林、灌木丛、开阔地带及咖啡种植园。
【外形特征】
成年安哥拉盔鵙体长18至19厘米。黑头黑胸上部光泽,头顶冠毛微小,向前微覆头部。背部至臀部呈灰褐色,有长的黑色尾上覆羽。翅膀与外侧初级飞羽为黑色,飞羽上有白色斑点,翼内侧上覆羽为灰色。尾部亦黑,但外侧羽毛与内侧羽毛末端的白色范围有所不同。腹部上部灰色,下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腋下覆羽和翼下覆羽深灰。虹膜为黄色,有独特的橙红色眼环,看上去呈波浪状(尤其是眼上方)。喙为红色,尖端橙黄,腿脚橙红。与近似的雷氏盔鵙(Prionops锱e)相较,安哥拉盔鵙体型略小、胸腹部为灰色而非黑色,冠羽较明显并扩展于喙上,翼上的斑点更局限于外侧的初级飞羽上,较为不显眼,多数雌鸟的翼斑较小。幼鸟体表主要为灰褐,背部羽毛尖端淡黄,翼羽边缘狭窄白色,无眼环,眼睛深色,喙与腿部浅黄或全黑。两性体形相似。
【生活习性】
该物种偏好栖息于成熟干燥森林、次生林、灌木丛和开阔地带的林冠层次觅食,活动范围在牢固地处的悬崖下游荡时也可见其踪迹。干季游荡期间,它们可能在岩石下和干燥灌木丛中觅食。
【鸣叫特征】
鸣叫声几乎不为人所知,但疑似发出类似雷氏盔鵙的嘶哑声和敲击声。
【繁殖习性】
该物种繁殖季节在6月至9月间,繁殖模式或为合作繁殖,但具体细节有待研究。通常以昆虫为主食,包括多样的幼虫,通常成小群体行动,成员3至8只不等。
【保护状况】
依据IUCN评估记录,该物种被列为EN(濒危)等级,亟需保护。
【外型辨识】
总体特点及显著特征其实与雷氏盔鵙(Prionops锱e)相似,但具体特征会有些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