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扇尾鹦鹉属 > 山扇尾鹦鹉
山扇尾鹦鹉

山扇尾鹦鹉

英文名:Montane Racket-tail

学名:Prioniturus montanus

【简介】
山扇尾鹦鹉(学名:Prioniturus montanus),属于鹦鹉科扇尾鹦鹉属,主要分布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山区。

【外形特征】
山扇尾鹦鹉体型约为30厘米长,体重在102到142克之间。雄鸟头部拥有显著的蓝色面部和红色冠羽,雌鸟则头部为绿色带蓝。尾部中间的尾羽延长,并带有“球拍”状的黑色羽毛,且较雌鸟的更长。幼鸟外观类似于雌鸟,但没有“球拍”尾羽,仅有稍长于正常尾羽的延伸羽毛。鸟喙蓝灰色,眼周鳞片呈棕色。

【鸣叫特征】
能发出尖锐的啸叫声和刺耳的尖叫。

【生活习性】
山扇尾鹦鹉生活在海拔700米至2900米的高山原始森林中。食物主要为附近树木的果实、种子、坚果及浆果,有时会造访农田,还常与绿扇尾鹦鹉混群。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8月至9月,选择高大橡树(Quercus)残桩作为筑巢地点,高度约为5至6米。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与绿扇尾鹦鹉、蓝冠扇尾鹦鹉共域分布。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在雄鸟和雌鸟中均有冠羽呈蓝色,但无红色斑纹,而蓝冠扇尾鹦鹉全身淡黄色绿,面部更黄,上尾羽蓝色,只出现在较低的海拔。

【物种区别】
该物种与绿扇尾鹦鹉、蓝冠扇尾鹦鹉共域分布。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在雄鸟和雌鸟中均有冠羽呈蓝色,但无红色斑纹,而蓝冠扇尾鹦鹉全身淡黄色绿,面部更黄,上尾羽蓝色,只出现在较低的海拔。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山扇尾鹦鹉目前的保护状态为近危(NT)。该物种受到笼鸟贸易、栖息地丧失及猎杀行为的影响。种群数量在1500至7000鸟之间,多少受到威胁。根据CITES II级保护规定,同时受国际法规制约。

【地理分布】
主流分布区域是在菲律宾吕宋岛(北菲律宾)的高海拔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