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莺科 > 山鹪莺属 > 山鹪莺
山鹪莺

山鹪莺

英文名:Striped Prinia

学名:Prinia striata

【简介】
山鹪莺(学名:Prinia superciliar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是一种体型小的褐色小鸟,生活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鸟在科学分类中被视为中国的特有种,表现在其分布、生活习性及羽毛特征上的独特性。

【外形特征】
绿褐色的山鹪莺体长约15厘米,重量在10至15克之间。夏羽呈栗褐色且具灰色或棕黄色边缘,下体白色带棕色。设计上还具有一对弯曲的长尾巴和眼周暗褐色的特征。冬羽呈现棕褐色并带有黑色纵纹。

【生活习性】
山地环境多样,它们居住于农田、草地、草原边缘、小河流岸、以及林缘的灌木丛中,通常不超过1500-2000米海拔高度。它们活动于灌木和草丛间隙,善于快速跳跃以及在枝叶间穿梭觅食昆虫等食物资源。

【鸣叫特征】
山鹪莺的鸣叫具有节奏性的欢快感,由一系列急促干涩声音组成,常在显眼的栖木上发出。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4月至7月。巢筑于草丛或灌木下部约0.4米高处,呈椭圆形或圆形,外部主要用草茎和苔藓制作,内部则用山羊毛等柔软材料填充。每窝通常产4至6枚卵,孵化期10至11天,雏鸟由双方共同照顾直至能够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该物种因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种群数量稳定而被认为无生存危机。在生活中与喜山重合的地区,雌鸟和非繁殖期雄鸟的羽毛呈现出更为明显的黑色条纹,区别于喜山鸟类。

【保护状况】
山鹪莺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的无危(LC)等级。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同样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相关法规保护。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大部分省份,从东部沿海省份到西部山区,以及北至东北地区。山地环境多样,它们居住于农田、草地、草原边缘、小河流岸、以及林缘的灌木丛中,通常不超过1500-2000米海拔高度。

【物种区别】
山鹪莺有五个亚种,分别栖息在不同的亚洲地区。例如,苏门答腊岛亚种(Prinia superciliaris dysancrita, Oberholser, 1912),缅泰亚种(Prinia superciliaris erythropleura, Walden, 1875),老挝亚种(Prinia superciliaris klossi, Hachisuka, 1926),指名亚种(Prinia superciliaris superciliaris, Anderson, 1871),马来亚种(Prinia superciliaris waterstradti, Hartert, 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