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山鹪莺
英文名:Brown Prinia
学名:Prinia polychroa
【简介】
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又称Brown Prinia,是扇尾莺科下的山鹪莺属鸟类。其过去曾被误认为包括了缅甸山鹪莺和越南山鹪莺,该物种现在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以及爪哇岛。
【外形特征】
褐山鹪莺的身体总长17至19厘米,体色呈现暗棕色,尾部显著长且呈深棕色,尤其尾端有着浅皮黄色装饰和深色次终带。其上体羽毛为棕色,头顶至胸上部在触角中略带纵纹;而下部从胸部到尾端则为白色或淡黄色,尤其在尾巴下面的羽毛较为浅黄。虹膜为红褐色,嘴部为红褐色,脚则接近白色或黄褐色,具体取决于季节。
【生活习性】
该鸟类主要栖息在林缘、荒山灌丛地和农田边缘,也常见于非洲、亚洲的乡村周围或高低草地上。其性格偏安静,偏好隐藏于浓密植被里。在活动期间,它们多单独活动或成对,有时也会成3-5只的家族群活动。性情羞怯,以昆虫及其幼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食。
【繁殖习性】
褐山鹪莺的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至6月期间。它们筑草卵形窝巢,靠近地面,并被茂密的植被所掩藏。每窝通常产卵4枚,有关孵化期和育雏期的信息尚未全面记录。此外,在繁殖季节,八声杜鹃会有寄生其巢卵的行为。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褐山鹪莺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此物种广泛分布在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在爪哇岛地区,它被认为是稀有且难以发现的。值得注意的是,“Deignan's Prinia”为区分缅甸山鹪莺与越南山鹪莺的一个旧俗名。
【外型辨识】
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分为四个亚种:
- P. p. bangsi
- P. p. cooki
- P. p. polychroa
- P. p. rocki
这四个亚种在羽色和形态上存在细微区别,但主要分布仍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