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莺科 > 山鹪莺属 > 斑翅山鹪莺
斑翅山鹪莺

斑翅山鹪莺

英文名:Bar-winged Prinia

学名:Prinia familiaris

【简介】
斑翅山鹪莺(学名:Prinia familiar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山鹪莺属的小型鸟类,因其翅膀上显著的白色条纹而在同类中较为独特。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巴厘岛,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如花园、公园和种植园中也能存活。

【外形特征】
斑翅山鹪莺体长约13厘米,体重通常在8至10克之间。其翅膀上带有鲜明的白色条纹,这也是其与同类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另外,斑翅山鹪莺的喉部为白色,腹部颜色较浅,呈现淡黄色,尾尖则带有黑白相间的颜色。

【生活习性】
斑翅山鹪莺广泛分布于各种生境中,如灌木丛、农田边缘、废弃种植园和红树林。它们通常栖息在低矮植被中,但也会活动于不同的植被层次。在非繁殖季节时,它们有时会形成小群。斑翅山鹪莺以昆虫为食,尤其喜欢吃各种昆虫和甲虫。

【鸣叫特征】
斑翅山鹪莺的鸣叫声连续重复,经常被描述为“chwet-chwet-chwet”或“cheweet-cheweet-cheweet”。此外,它们还会发出尖锐的“chwit”和刺耳的“jee!”声。其翅膀上的白色条纹使它在其他同类中脱颖而出,但不同亚种之间的具体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繁殖习性】
斑翅山鹪莺的繁殖行为通常包括求偶、筑巢和产卵等步骤,然而,具体繁殖生态特征还需进一步的观察研究。成熟的个体每年会进行一次繁殖,筑巢地点多选择在灌木丛或低矮植被中。

【外型辨识】
斑翅山鹪莺(学名:Prinia familiaris),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山鹪莺属的小型鸟类,因其翅膀上显著的白色条纹而在同类中较为独特。斑翅山鹪莺体长约13厘米,体重通常在8至10克之间。其翅膀上带有鲜明的白色条纹,这也是其与同类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保护状况】
斑翅山鹪莺的保护等级为IUCN近危(NT)。虽然它们在当地有一定局限性分布,但其较强的适应力使得它们能够在多种复杂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据目前推测,其长期生存前景尚乐观。

【地理分布】
斑翅山鹪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部、爪哇岛和巴厘岛。其广泛的生活范围说明了该物种对于人类开发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