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扇尾莺科 > 山鹪莺属 > 横斑山鹪莺
横斑山鹪莺

横斑山鹪莺

英文名:Banded Prinia

学名:Prinia bairdii

【简介】
横斑山鹪莺(英文名:Banded Prinia),学名为Prinia bairdii,是属于雀形目、扇尾莺科、山鹪莺属的鸟类。

【外形特征】
横斑山鹪莺体长约为12至13厘米,体重介于10至16克之间。头部和脸部呈现深棕色到黑色,背部为暗灰棕色,与臀部和上翼的颜色融为一体。中等覆羽和大覆羽的宽端呈白色,形成明显的两道翼纹。尾羽上方呈深棕色,下方为灰色,末端带黑色条纹和白色尖端。喉部和下体为白色,带有细致的黑色横纹,腹部中央无斑纹。眼睛呈黄色,喙为黑色,腿为灰色。雌雄体形相似,幼鸟上体颜色较淡,翼羽尖端呈肉色,下体横纹较少且模糊,有时形成棕色胸带。

【生活习性】
横斑山鹪莺栖息于低地和山区的森林,特别偏好森林中的空旷地带、河流边的纠缠植被、次生林和咖啡种植园附近。它们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包括甲虫、苍蝇、毛虫等昆虫幼体以及小蜗牛。它们通常成单独、成对或家庭群体活动,在密集的低层植被中觅食,有时与蚂蚁群有关联。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唱由一系列响亮且快速的音符组成,这些音符可以是一连串的“bing”音或是加快节奏的“kli-kli”,每秒可发出4到8个音符,持续时间长达30秒。雌鸟偶尔伴唱,发出鼻音的“gaaa”音符或是尖锐的“chip”音,有时与雄鸟的歌声同步。

【繁殖习性】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全年可进行繁殖,而喀麦隆的繁殖期为5月至8月,加蓬为3月至2月,东非为7月至11月。横斑山鹪莺可能实行一夫一妻的繁殖模式,有时会有巢助者。其筑造的椭圆形或球形巢,侧上方设有门廊,由草叶、草本叶子及苔藓构成,内部铺以草花序,常建于地面高0.5至1.5米的杂草、莎草或小灌木林中,靠近水源位置。每窝通常产2至3枚卵,有时可达3枚,孵化期约为12天,仅雌鸟负责孵化。双亲共同喂养雏鸟,孵化期后,巢中幼鸟可能受到捕食者的侵害,或遭细尾攀鼠的侵占,最长寿命已知为9年。

【外型辨识】
与其他山鹪莺属的物种相比,横斑山鹪莺的下体横纹更为明显,白翼纹和尾下斑点更为突出。至于东部山脉的黑脸山鹪莺,具有暗色喉部,有时被视为独立的物种。

【保护状况】
横斑山鹪莺的IUCN保护等级为无危。

【地理分布】
横斑山鹪鹪莺分布于非洲中南部的低地和山区,主要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全年繁殖,而在其他地区则呈现季节性的繁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