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翅金刚鹦鹉
英文名:Blue-winged Macaw
学名:Primolius maracana
【简介】
蓝翅金刚鹦鹉的学名为 **Primolius maracana** ,属鹦形目鹦鹉科小金刚鹦鹉属。
【外形特征】
蓝翅金刚鹦鹉是一种小型金刚鹦鹉,身长约为36-43厘米,体重246-266克。鸟体主要为绿色,前额有一块小红色的羽毛,下腹部两侧由V形橘红色羽毛形成斑纹,头顶靠近喙的地方为深蓝色,颈背和脸颊带有蓝绿色。翅膀和主要覆羽为蓝色,边缘为蓝绿色,翅膀内侧覆羽为橄榄绿。尾羽为蓝色,尖端略显红棕色,内侧为橄榄黄。鸟喙为深蓝色,脸部裸皮为白色,虹膜为琥珀色。成年雄鸟的前额红色羽毛较多,而雌鸟较少,幼鸟的前额头红羽毛也较少。
【生活习性】
蓝翅金刚鹦鹉偏好栖息在森林边缘以及靠近水源的开阔林地。它们主要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原生林地内,偏好湿润森林和分布于靠近海岸的森林区域。它们的主要食物包括各类果实和花朵,尤其是麻风树属的果实。头部滚落的飞行方式较为特殊。
【鸣叫特征】
蓝翅金刚鹦鹉以突出的飞行叫声和蓝绿色翅膀著称,叫声为连续的、柔和而滚滚动的“graaa”,栖息时会发出类似柔声的呼叫。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一般在北巴西是12月至翌年2月。它们筑巢于树洞中。野外繁殖少有资料,但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每窝一般会产2-3个卵,孵化期26-27天,幼鸟大约会在70天内长成。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蓝翅金刚鹦鹉被列为近危(NT)。同时,该鹦鹉被列入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I类,意味着它们受到国际贸易的严格限制。上述近危状态归因于它们在阿根廷的消亡、巴西范围内广泛分布以及重新发展数量的不确定性。伐木活动和盗猎严重影响了该物种的生存。在巴西亚,该物种栖息地遭受过度开发和破坏,盗捕也导致其数量下降。
【地理分布】
蓝翅金刚鹦鹉广泛分布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地区,包括巴西中部和东部、巴拉圭东部及阿根廷东北部。曾生活于阿根廷的米西奥内斯省,现已可能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