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鹤形目 > 秧鸡科 > 田鸡属 > 斑胸田鸡
斑胸田鸡

斑胸田鸡

英文名:Spotted Crake

学名:Porzana porzana

【简介】
斑胸田鸡,学名Porzana porzana,属于鹤形目、秧鸡科、田鸡属。是一种小型涉禽。

【外形特征】
斑胸田鸡体长约22-24厘米,重81-147克,翅展37-42厘米。最显著的特征是密集的斑驳羽毛和蓝灰色胸部,脚为绿色,喙黄底红顶。雌雄相似,但繁殖季节中雄鸟胸部斑点更多。

【生活习性】
斑胸田鸡偏好在湿地中生活,如多生莎草的沼泽地或芦苇丛,有时也会在森林和荒漠中的湿地栖息。该鸟通常早晚活动,善于隐藏且行动迅速。黄昏后,它们会发出具有重复韵律的声音。

【鸣叫特征】
斑胸田鸡黄昏后会发出具有重复韵律的声音。

【繁殖习性】
斑胸田鸡的繁殖季一般为每年4月至7月,越冬期间多数在潮湿地区越冬。它们喜欢静水边或集中植物上筑巢,通常产蛋数量为6到15个,最长孵化期为24天。

【外型辨识】
斑胸田鸡的特征为蓝灰色胸部,下体为橄榄灰色且有条纹,尾下覆羽为米黄色,两胁和腰带及前面的覆羽有白色横斑。这些特征使得斑胸田鸡在其多样化的栖息地中具有优秀的识别与隐蔽效果。

【物种区别】
斑胸田鸡最易与索拉秧鸡混淆,但后者缺少胸部斑点,且头顶也无条纹。

【保护状况】
在《非洲-欧亚迁徙水鸟保护协定》下,该种被列为保护对象。斑胸田鸡的西欧种群近几十年有所减少。

【地理分布】
斑胸田鸡广泛分布在温带至亚热带区域,从欧洲东部、中亚到西伯利亚西部,直到中国的新疆和蒙古的西北部;越冬时,它们可能会迁徙至非洲南部和东南部、南亚和东南亚。在中国,斑胸田鸡主要局限于新疆地区,但也偶然出现在广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