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钩嘴鹛
英文名:Indian Scimitar Babbler
学名:Pomatorhinus horsfieldii
【简介】
霍氏钩嘴鹛(学名:Pomatorhinus horsfieldii),又名印度弯嘴莺,是一种活跃于印度半岛森林环境中的中小型鸟类。它属于画眉科钩嘴鹛属,拥有独特的外观和声音。
【外形特征】
霍氏钩嘴鹛体长约22厘米,体重范围在33至53克。它们的上体呈暗橄榄色,下体呈白色,白眉纹和黑色眼圈显著,最引人注目的是黄色且略带钩状的喙。成鸟头部上部为暗灰色橄榄色,两侧带有黑色冠纹,背部及翅膀为深橄榄色,尾部黑褐色。下体白色,颈部、胸部侧面和侧翼呈黑色,带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下腹部为暗橄榄黑色。虹膜呈红棕色,腿为肉色略带灰粉。雌雄相似,幼鸟缺乏黑色侧冠纹,上体呈金黄橄榄色,喉部白色羽毛带有淡黑色尖端,下体带有锈色斑点和斑驳颜色。
【鸣叫特征】
霍氏钩嘴鹛通过柔和的咕噜声和二重唱保持联系。其歌声包括一系列低沉的呼叫声,前半部分平缓,后半部分加速并杂乱。叫声中还包括各种颤音和呼叫声,通常以二重唱形式出现。
【生活习性】
霍氏钩嘴鹛栖息于落叶林、湿润落叶林、常绿森林、豆蔻林、竹林、荆棘地、Lantana灌木丛及茂密的丛林。它们主要在地面或植被中寻找昆虫和浆果。
【繁殖习性】
霍氏钩嘴鹛全年留居,不迁徙。繁殖期通常在12月至次年5月期间。筑巢于低矮的灌木丛中,由树叶构成的松散球状巢。每次产卵3枚,卵为纯白色。不同亚种在羽毛颜色上略有差异,但总体特征相似。
【外型辨识】
霍氏钩嘴鹛过去曾被认为是灰头钩嘴鹛的亚种,但现在确认是一种独立物种,与斯里兰卡钩嘴鹛亲缘关系密切。
【保护状况】
霍氏钩嘴鹛被IUCN评估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霍氏钩嘴鹛分布在印度半岛南部,从拉贾斯坦邦至奥里萨邦线以南地区。不同亚种在颜色和模式上有细微差别,例如obscurus亚种较淡,烟灰色上体同色;maderaspatensis亚种上体和侧翼较橄榄色;travancoreensis亚种上体颜色更丰富,呈橄榄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