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鹦鹉
英文名:Regent Parrot
学名:Polytelis anthopeplus
【简介】
黄鹦鹉(Regent Parrot,学名:Polytelis anthopeplus)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超级鹦鹉族。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和中南部地区。
【外形特征】
这是一种长约40厘米的鸟类,平均体重约为114克。头部为淡黄橄榄色,逐渐过渡到背部和肩羽的深橄榄色;下体、臀部以及小翼羽和中翼羽呈鲜亮黄色,其余翼部为深黑色,仅在内侧次级飞羽的边缘有红色,尾巴为蓝黑色。喙为粉色或红色。雌鸟和幼鸟颜色更为暗淡,偏向绿色。而亚种P. a. monarchoides中的雌鸟与幼鸟则头上和胸部的橄榄色较少。
【生活习性】
黄鹦鹉常栖息于东南部的灌木丛和泛洪区桉树林,繁殖地通常在距离灌木丛或耕地20公里以内。主要食物来源包括本地植物种子、桉树和其他灌木果实、花朵、嫩枝及叶芽。在人造环境中,也食用水稻和栽培果实。
【鸣叫特征】
黄鹦鹉最常见的一种鸣叫是滚动的、略带沙哑的‘currack’声,经常由群体中的成员重复。这种鸣叫声类似于同属的靓鹦鹉,不过黄鹦鹉的叫声更为刺耳。
【繁殖习性】
繁殖季通常从8月开始,持续至1月或更晚,偶尔会提前到5月。黄鹦鹉多以小型松散的群体进行繁殖,每群中最多可达67对。它们偏好在树干内部拥有深度的空洞中筑巢,尤其是在诸如鲑鱼桉和wandoo桉等树木的洞穴中,巢孔高度通常超过4米。巢穴距离灌木丛或耕地不应超过5公里,每窝一般产4-6枚蛋,孵化期为21天,雏鸟约经6周后可以离巢独立。
【外型辨识】
黄鹦鹉的头部淡黄橄榄色,逐渐过渡到背部和肩羽深橄榄色;下体、臀部以及小翼羽和中翼羽鲜亮黄色,其余翼部为深黑色。雌鸟和幼鸟颜色更为暗淡,偏向绿色。
【保护状况】
黄鹦鹉在IUCN的保护状况下被列为无危动物,但其两个地理分布的亚种在保护状况上有所差异。西部亚种P. a. anthopeplus被划为无危状态,而东部亚种P. a. monarchoides则属于濒危。
【地理分布】
黄鹦鹉主要栖息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和中南部地区,偏好开阔地带的内陆区域,如泛洪区桉树林与相邻干旱灌木丛,以及沿海地带部分被清理的林地。其地理分布范围涵盖多种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