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蚋莺科 > 蚋莺属 > 古巴蚋莺
古巴蚋莺

古巴蚋莺

英文名:Cuban Gnatcatcher

学名:Polioptila lembeyei

【简介】
古巴蚋莺(学名:Polioptila lembeyei)是雀形目蚋莺科的小型鸟类,仅分布在古巴及邻近岛屿。以其灰白相间的羽毛和细长摇曳的尾巴著称。

【外形特征】
古巴蚋莺体长约10至11厘米,重约4.5至5克。雄鸟背部为蓝灰色,腹部白色,眼部后方至耳羽处有黑色新月纹,尾部深色,边缘白色。雌鸟颜色较淡,面部新月纹较细。幼鸟上身橄榄灰色,侧腹淡黄色,腹部乳白色,面部的新月纹不明显。

【鸣叫特征】
其鸣叫特征为持续的杂乱串音,包含颤音、口哨声和叽叽喳喳的音符,有时会模仿其他物种的叫声。常见叫声为嗡嗡的'speeee'声音,与蓝灰蚋莺相似。

【生活习性】
古巴蚋莺主要栖息于干燥的荆棘灌木丛,在海拔低于100米的地方最为常见。它们主要以小昆虫和蜘蛛等为食,尾部常翘起。该种全年留驻于古巴。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3月至7月间,双亲共同筑巢。巢呈杯状,内壁由毛发、植物纤维和小叶片构成,内部铺满柔软材料。巢多建于荆棘丛的分叉枝上,离地约0.3至6.4米。每一窝产2至5枚卵,通常为3枚,蛋色为淡蓝色或白色,带有棕色斑点。孵化期大约14天,幼鸟成长周期约14.5天。

【外型辨识】
古巴蚋莺独特的黑眼后新月纹和尾部特征明显区别于同类如蓝灰蚋莺,这些特征是区分的主要依据。

【保护状况】
IUCN将古巴蚋莺评定为LC(无危)级别。然而,其栖息地易受到放牧及土地转换的影响,因此处于脆弱状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区域存在严重的生境破坏情况。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古巴北岸和东南岸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于南部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