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蚋莺科 > 蚋莺属 > 白腹蚋莺
白腹蚋莺

白腹蚋莺

英文名:Creamy-bellied Gnatcatcher

学名:Polioptila lactea

【简介】
白腹蚋莺(学名:Polioptila lactea),为雀形目蚋莺科下的一个物种。其英文名为Creamy-bellied Gnatcatcher。

【外形特征】
雄性白腹蚋莺身长约为10至12厘米,体重约7克,头部有光泽的蓝黑色顶冠,脸部白色,具淡色眼环;上体为暗蓝灰色,臀部羽毛尖端白色;翅膀呈黑色,边缘为灰色,次级飞羽内侧有较宽的白色区域;脸颊、耳羽及下体呈淡黄色至奶油黄色,腹部及尾下覆羽为纯白色。雌性白腹蚋莺的外观与雄性相似,但顶冠为灰蓝色。幼鸟的外观类似于成年雌鸟。

【生活习性】
白腹蚋莺主要栖息于开放湿润林地、森林边缘灌木、温带雨林以及海拔不超过400米的季节性半落叶林树冠层。它们以小昆虫和蜘蛛为食,觅食方式包括在枝梢或树叶上觅食以及悬停觅食。这种鸟类通常单独活动,有时会加入混群。

【鸣叫特征】
白腹蚋莺的鸣叫为一系列快速的高音声,频率约为4-6kHz,每个音节持续大约0.1秒,音节间隔约为1.2秒,最后音节略带双音,频率稍有下降,叫声类似于“spie”,持续约0.2秒。

【繁殖习性】
我们知道它们的繁殖习性还存在不少未知之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它们的巢由两性共同构建,通常在离地约30米的裸顶树分叉处,巢的结构一般由绿色苔藓或叶子构成外部覆盖着地衣,建造过程通常需要六天时间。雄鸟的睾丸在九月底开始增大,表明它们可能在这个时期开始进行繁殖准备。

【外型辨识】
白腹蚋莺相较于热带蚋莺,更容易在森林环境中被观察到,且下体颜色更显黄色至白色。在区分时,热带蚋莺通常较少在森林区域被发现,下体颜色也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白腹蚋莺受到南美洲低地森林广泛破坏的影响,其现存群体高度碎片化,被列为IUCN LC(无危)级别,但仍需关注其未来的生存状况。

【地理分布】
白腹蚋莺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南部(涵盖马托格罗索州到圣卡塔琳娜州),巴拉圭东部(阿尔托帕拉纳州),以及阿根廷东北部(包括米西奥内斯州和科尔多瓦州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