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大头鹦鹉属 > 鲁氏鹦鹉
鲁氏鹦鹉

鲁氏鹦鹉

英文名:Rüppell's Parrot

学名:Poicephalus rueppellii

【简介】
鲁氏鹦鹉(Poicephalus rueppellii),学名鲁佩氏鹦鹉,是鹦鹉科大头鹦鹉属的一种鸟类。这种中等体型的鹦鹉在身形上具有深棕色的整体特征。

【外形特征】
鲁氏鹦鹉体长约为22至25厘米,通常重量在98至140克之间。其主要体色为深棕色,头部顶部颜色稍深且有轻微的灰色调。成年鲁氏鹦鹉翅膀前缘、翼下覆羽及大腿部位呈现明亮的黄色,而雌性鹦鹉的臀部、尾羽上沿及腹部下方则带有淡蓝色纹饰。相较于成鸟,年轻鲁氏鹦鹉的翅膀前缘和大腿上的黄色显得较为暗淡或几乎缺失,且有时翼羽尖端或边缘可见白色。

【鸣叫特征】
鲁氏鹦鹉的独特叫声常常混合短促、响亮的“cheet”声,音色较其它种类更沉。除此之外,它们还能发出高音的刺耳叫声。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群体更多时候是成对或小团体栖息,尤其集中在靠近水源的树木中。其主要食物为金合欢等豆荚、果实和幼虫。除日常觅食外,淡水仍是它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

【繁殖习性】
鲁氏鹦鹉的繁殖季通常在2至5月,当环境条件合适时,还会延长到9月。它们倾向于在树洞内筑巢,所选用的地点往往比较高。每窝产卵量多在3至5枚之间,孵化期接近28天。雏鸟会长到大概离巢时约8至9周大。

【外型辨识】
与同属的褐鹦鹉相比较,鲁氏鹦鹉的胸腹部偏蓝色而非白色。此外,性成熟的雄鸟和雌鸟之间可以通过臀部和尾上段羽毛的颜色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鲁氏鹦鹉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并被列入CITES附录II保护名单。

【地理分布】
鲁氏鹦鹉广泛分布于西南非洲地区,特别是从纳米比亚的沿海平原向北至卢安达,包括安哥拉的北部及中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