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哑霸鹟属 > 赭脸哑霸鹟
赭脸哑霸鹟

赭脸哑霸鹟

英文名:Ochre-faced Tody-Flycatcher

学名:Poecilotriccus plumbeiceps

【简介】
赭脸哑霸鹟(学名:Poecilotriccus plumbeiceps),是雀形目霸鹟科哑霸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该物种分布在南美洲,主要集中在阿根廷北部及东部、阿根廷东南部、秘鲁、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以及乌拉圭。其首次被记录在乌拉圭是在1997年,具体地点在Cerro Largo省Yaguarón河附近的画廊森林。

【外形特征】
赭脸哑霸鹟呈极小体型,其头部灰色,脸部肉桂色,由一圈较暗的耳斑围绕。整体上身橄榄绿色,下身则色调更浅,双翼上展现出两条鲜明的黄色翼条。

【鸣叫特征】
该鸟鸣唱的特点是一种低沉而尖锐的“trrrp”声。这种声音极易让人误解为青蛙或昆虫发出的声音,使它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听觉忽略。

【生活习性】
赭脸哑霸鹟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湿润的低地森林、山地森林,以及严重退化后的森林环境。这种鸟通常出现在密集的藤蔓缠绕、木质化的生境中,包括次生林和森林边缘地带,易于被忽视。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供相关描述。

【外型辨识】
赭脸哑霸鹟灰顶肉桂面外貌以及独特的叫声,使得赭脸哑霸鹟能够与同属其他物种显著区别开来。

【物种区别】
原文未提供相关描述。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该物种列为无危(LC)等级。

【地理分布】
赭脸哑霸鹟分布的地理范围包括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秘鲁,以及乌拉圭。首次在乌拉圭被记录时,地点为Cerro Largo省的Yaguarón河画廊森林。此外,科林赛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亦有人类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