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哑霸鹟
英文名:Black-and-white Tody-Flycatcher
学名:Poecilotriccus capitalis
【简介】
黑白哑霸鹟(英文名:Black-and-white Tody-Flycatcher,学名:Poecilotriccus capitalis),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雀形目霸鹟科鸟类。主要栖息于南美洲低地和山麓雨林,尤其是竹林和密集藤蔓灌木丛。
【外形特征】
雄性上体为光泽黑色,外侧翼有轻微的浅色尾端特征,眼上方和眼圈呈白色,肩部有黄色镶边。腹部全白,但喉咙侧面和上胸部有黑色侵入,形成不完整的胸带,两胁和臀部带有淡黄色色调。嘴上颚黑色,下颚橙黄色,腿灰色或黄橄榄色。雌性特征更为鲜明,拥有栗色的帽状羽冠,脸颊和眼圈为淡黄色,背部和翅膀褐色,尾羽深黑,翼缘为类似橄榄色,胸侧和其余下体呈现灰色和白色,两胁和臀部有淡黄色调。
【生活习性】
黑白哑霸鹟栖息于低地和山麓森林中的竹林和藤蔓灌木丛中,偶尔会出现在次生湿润林地。其觅食行为通常是在靠近地面的浓密植被中独自或成对进行的,通过短距离前跃或上升式突击捕获昆虫。
【鸣叫特征】
此鸟种会发出快速且尖锐的“tik, t-r-r-r-r-r-ew”鸣叫声。当受到惊扰时,其声音带有一种爆炸性的连续音,表现为“tk, tk, tk, whey-whey-whey-whuh”。
【繁殖习性】
它们筑巢于旧树倒伏或树枝间的空隙处,巢呈现倒挂的卵形,悬挂在约1.3米高的细枝之上。巢体结构简洁,主要由细条树皮、根须、活树叶和菌丝组成。巢体总长度为143毫米,底部延伸的植被纽带另加上120毫米,横跨133毫米,蛋室大小约为47.5毫米 x 55毫米。
【外型辨识】
依据IUCN的2009年红色名录,该鸟种被列为低危物种(LC)。但是,它在整个栖息地都被视作较为少见,且容易被忽视。在厄瓜多尔的卡帕维洛奇、提普蒂尼生物多样性中心和巴西的西南部,对这种鸟种的分布情况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地理分布】
这种鸟仅在南美洲西部和西南部的亚马逊雨林内发现,地理分布范围涵盖哥伦比亚南部(纳里奥省东南部和普图马约省西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北部(巴尼亚银行)、阿根廷西部的亚马逊州西南部至马托格罗索州西北部。此外,它独有的活动区域并未广泛扩展至安第斯山脉和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