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高山山雀属 > 川褐头山雀
川褐头山雀

川褐头山雀

英文名:Sichuan Tit

学名:Poecile weigoldicus

【简介】
川褐头山雀(学名:Poecile weigoldicus),是高山上雀科的鸟类,属于雀形目。2002年的系统学研究将其提升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体重8至15克,体长11至12厘米,头部较大,肥胖,颊、耳羽为白色,喉咙下方有暗色围兜,边缘有时是白色或淡黄褐色。头部至眼下方边缘、颈背及冠上背部是暗色,有翼上淡色斑块形成的明显翼斑,而身体的其他部分为淡灰棕色。飞羽较深灰色,边缘浅色。尾巴呈黑灰色,外边有宽淡黄褐色边。下体淡灰白色,喉咙处淡粉黄褐色侧面和两胁明显。

【生活习性】
川褐头山雀栖息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森林和林地里,常见于青海、云南西北部和四川等地的松树、落叶松和云杉等针叶林。活动海拔从海平面到林线,最高可达4275米。属于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和幼虫为食,非繁殖季节也会吃谷物和种子。

【鸣叫特征】
该物种会发出一系列各种叫声,包括有鼻音和咔哒声的呼叫,还有高音“tseep”重复的清脆鸣叫声。

【繁殖习性】
其繁殖季节为4月至7月,每窝产5至9枚卵。巢通常是由雌鸟建造在腐朽的树干或旧树桩裂缝中,离地面高度0.3至3米。孵化期13至15天,由雌鸟承担,有时在巢未建完前孵化已经开始。幼鸟大约在巢期17至20天后可以出巢,其后依赖父母约12至15天。

【外型辨识】
与黑围兜山雀相比,头部更宽,帽顶延伸至上背部,翼上的淡色斑块也更为明显,且尾羽中心也更接近黑色。匀称或细腻的特征随着地域和亚种差异而改变。

【保护状况】
川褐头山雀在中国为留鸟,在分布区内为此种鸟类所特有的环境尤为重要。它被列为IUCN保护物种之一。

【地理分布】
川褐头山雀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如四川、青海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森林地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