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高山山雀属 > 栗背山雀
栗背山雀

栗背山雀

英文名:Chestnut-backed Chickadee

学名:Poecile rufescens

【简介】
栗背山雀(英文名:Chestnut-backed Chickadee,学名:Poecile rufescens),属雀形目山雀科高山山雀属的鸟类。这种独特的小型山雀广泛分布于北美的太平洋西北地区,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到加州南部均有发现。

【外形特征】
栗背山雀体型适中,成年个体体长约为105.0-120.5毫米(雄性)及100.0-114.0毫米(雌性),体重为8.5-12.6克。它们头部为深棕色至黑色,两颊有醒目的白色斑点。背部至臀部的颜色为深红褐色,胸部以黑色颈环为饰,下腹部为白色,与背部形成鲜明对比。翅膀呈棕色,次级飞羽与覆羽的内外缘具白色边缘,尾羽边缘较浅。喙尖黑色,腿脚为暗灰,眼睛则为深棕色。在繁殖季节中,性别的区别较为明显,可通过雌鸟的产卵斑和雄鸟的肛门突起分辨。

【生活习性】
栗背山雀栖息在湿润的森林中,尤其偏好针叶林和橡树林。在城市环境中,它们也可见于灌木丛及公园区域。作为群居动物,它们在冬天会与其他小型鸟类如黑顶山雀、北美白眉山雀和啄木鸟混群。飞行方式为短暂的起伏,活动范围广泛。

【鸣叫特征】
该物种的鸣叫声较为独特,高傲且带嗡嗡声,不同于其他山雀可模仿的口哨音调。其著名的Chick-a-dee声是一种复杂而响亮的叫声,有助于其社群间的沟通。

【繁殖习性】
栗背山雀会在树洞中筑巢,通常利用啄木鸟遗弃的洞穴,有时也自行挖掘。雌鸟筑巢一周,使用苔藓、树皮以及动物毛发加强洞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一个巢穴内通常可下5至8卵,孵化期约为两周,幼鸟孵化后三周离巢。

【外型辨识】
与相似小型山雀相比,栗背山雀最明显的特点是红褐色的背部和侧翼。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分类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它们原生于太平洋西北部,包括从阿拉斯加东南部顺延到加州中部的广泛区域。如今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Sierra Nevada森林和旧金山湾区东部发现其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