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山雀科 > 高山山雀属 > 暗山雀
暗山雀

暗山雀

英文名:Sombre Tit

学名:Poecile lugubris

【简介】
暗山雀(学名:Poecile lugubris),是一种属于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东南欧和西南亚地区的稀疏林地,生活在海拔1000至1600米的区域。

【外形特征】
暗山雀体长12.4到15厘米,体重15至19克。全身主要为灰褐色和黑白两色,头上从冠至颈背为深烟灰色,少数情况下会出现黑色,脸颊则是醒目的白色,颈部两侧渐变为浅黄色。上体呈现淡灰棕色,尾部边缘带有一圈橄榄灰色。下半身基本为白色,胸及两侧渐变出现黄铜色光泽。雄鸟头部特征更加明显,头部颜色较深;雌鸟头部颜色多呈现黑褐色到深巧克力色,并且下体较暗或呈灰白色;幼鸟与成年雌鸟类似,但头部颜色更深,脸颊泛白,尾部覆羽尖端有白色。

【鸣叫特征】
暗山雀的鸣叫种类多,可细分为几类。常见的联系信号为尖细或鼻音的“si”或“zee”,随后展开下滑式发声“si-si-si-si-si-si-si”尾声,有时会带上“trrrr”短促的颤音;另外一种“chit”声则更尖锐刺耳,听上去像是“chit-cht-cht-cht-cht-cht”的连续颤音;警觉时发出的“trrrrrrrr”振颤声,类似于麻雀的叫声。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密度树林,尤其是干燥的灌木林、地中海灌丛以及岩石山丘等地。常见于橄榄树、野李子果园及其他果树林、开阔橡树林、山毛榉柳树或杨树林等地。在一些针叶林,如云杉和雪松林中也有分布。从地中海地区海平面向土耳其2200米的高度区间都能找到暗山雀的踪迹。它们在冬季还会向下迁移到更低海拔的地方。

【繁殖习性】
暗山雀的繁殖季节一般从4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底或8月初。每次产卵4到9颗蛋,每季通常可产两次卵。它们选择在稀疏树洞或人工巢箱内筑巢,材料通常来自于杜松、柳树、杨树等。繁殖期间每公里区域中大约有5到10对暗山雀。

【外型辨识】
与沼泽山雀相比体型要大一些,喙更为粗壮,头冠颜色也更加深暗,没有光泽感,上体带有灰色的棕色,喉咙和胸部的黑色更深。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保护等级,暗山雀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在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数量较为稳定,但在克罗地亚却在减少。

【地理分布】
暗山雀广泛分布于从斯洛文尼亚南部山脉到罗马尼亚,南至希腊和土耳其,向东至格鲁吉亚西南部、亚美尼亚南部、阿塞拜疆西南部、伊朗西北部,直至以色列北部和伊朗中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