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雀
英文名:Boreal Chickadee
学名:Poecile hudsonicus
【简介】
北山雀(学名:Poecile hudsonicus),属雀形目山雀科高山山雀属,主要分布于北美北部的针叶林,包括加拿大、阿拉斯加及美国最北部地区。当地居民常称之为雀鸲鹟、Chick Chick或Fillady。
【外形特征】
北山雀体长12.5至14厘米,体重7至12.4克。其上体呈灰褐色,头部带有显著的棕色帽状斑,眼部下方有一块明显的白色斑块。翅膀和尾片为灰色,腹部为白色,两侧带有棕色。喉部为黑色,喙短且呈暗色,飞行时表现出短暂滑翔并伴有快速拍翅特征。
【鸣叫特征】
北山雀以其特有的“tsee-day-day”双音鸣叫和高音颤音闻名,后者为其赢得名称。鸣叫由五个不同音符组成,起始和结束时为高频声,用以进行社交互动和信息传递。
【生活习性】
北山雀栖息于加拿大、阿拉斯加及美国北部的针叶林中,全年均留在原地。它们在黑云杉、白云杉和冷杉树上捕食昆虫和松果种子。冬季时会储存食物,并常群居活动。这种鸟常见与其他小群体混群活动,尤其是在冬季。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始于五月,终止于八月。北山雀会将巢筑在树洞中,也会选择自然形成的空洞或旧啄木鸟巢穴。每窝产卵5至7枚,孵化期为13至16天,幼鸟在16至18天后离巢。
【外型辨识】
北山雀与黑顶山雀及北美白眉山雀在外观上相似,然而通过其独特标志如棕色帽状、黑喉部和橙黄两侧,能够轻易进行区分。与栗背山雀相比,北山雀缺乏鲜艳的红色背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皮书评估,北山雀(Poecile hudsonicus)的保护级别被列为LC(无危)。
【地理分布】
此物种主要栖息于成熟且高大的云杉和冷杉树林中,遍布在北美北部及特别的北美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