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䴙䴘目 > 䴙䴘科 > 巨䴙䴘属 > 巨䴙䴘
巨䴙䴘

巨䴙䴘

英文名:Atitlan Grebe

学名:Podilymbus gigas

【简介】
巨䴙䴘(学名:Podilymbus gigas),又称阿提特兰䴙䴘,是危地马拉阿蒂特兰湖特有的已灭绝水鸟。

【外形特征】
- 体型庞大,约42至52.5厘米,重约500至800克。
- 头部和喙粗壮。成鸟头部几乎全黑,颈部春季有深褐色斑点,冬季变为白色。上体暗灰棕色,下体有变化的银色细纹和灰白相间的腹部。
- 喙大且具特色,远端三分之一处明显灰黑相间,中间有明显的黑色竖纹;眼睛棕或深棕色;腿呈石板灰色。

【生活习性】
巨䴙䴘生活在高海拔1700米左右的近岸水域,偏好在厚密水生植被环境中。它们几乎不会飞行,主要靠潜水捕食鱼、蜻蜓幼虫、蜗牛及P. guatemalensis本地蟹类。平均雄鸟潜水时间为34.9秒,雌鸟为27.1秒。

【鸣叫特征】
巨䴙䴘的叫声包括快速的“kut-kut-kuh-kuh-kuh”声逐渐变为双音节“puk-puk”,最后以两到三个“iyaw iyaw”嘶吼声结束。联系时发出响亮的“kuh kuh”声,警报时则发出“bok”声。

【繁殖习性】
巨䴙䴘繁殖季节从三月开始,四月达到最高峰,整个繁殖期可能持续一整年。它们在近岸水域活动,偏好那些生活着密集水生植物的地方。巢是用水生植物构建的大型浮动平台,牢固地固定在水下的植物上。每窝产1至5枚卵,平均产2.9枚。

【外型辨识】
巨䴙䴘与斑嘴䴙䴘相比,体型明显更大,头部更加粗壮且喙相对更大,尤其是基部更宽厚。

【保护状况】
巨䴙䴘被IUCN列为已灭绝物种(EX),并受到CITES一级保护。因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竞争和人类活动加剧,该物种于1986年正式宣布灭绝。

【地理分布】
巨䴙䴘仅分布在中美洲危地马拉西南部的阿蒂特兰湖。其最后真正生存记录是在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