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织雀属 > 北非黑脸织雀
北非黑脸织雀

北非黑脸织雀

英文名:Northern Masked Weaver

学名:Ploceus taeniopterus

【简介】
北非黑脸织雀,学名Ploceus taeniopterus,又称Northern Masked Weaver。属于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小型鸟类。

【外形特征】
繁殖期的雄鸟展示出鲜艳的黄色羽毛,脸部有黑色面具及边缘栗色。雌鸟及其他时期的雄鸟和幼鸟则呈现较为朴素的外表,背部带有条纹,腹部较浅,颜色较为淡雅。

【鸣叫特征】
北非黑脸织雀的鸣叫声包括典型的“chek”音符,以及类似无线电静电的连续歌唱声。

【生活习性】
此鸟种常见于湿地环境,并偶尔进入周边的干燥草原地带。它们以群居方式生活,几乎总是成群活动。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一般为苏丹的8月至10月、刚果民主共和国的7月至11月以及肯尼亚的5月至9月。雄鸟构建椭圆形的巢穴,巢位于下方有入口,内部由草条和草茎编织。雌鸟独自孵卵并喂养幼鸟。通常每窝产卵2到3枚,卵色为黄绿色至棕色,表面可能带有红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除了繁殖期雄鸟之外,其他个体可通过深色的喙和眼睛,以及整体较浅的色调来识别。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北非黑脸织雀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北非黑脸织雀分布于苏丹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南苏丹、埃塞俄比亚西部和西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以及肯尼亚西部地区的巴林戈湖和博戈里亚湖。在肯尼亚的巴林戈湖沿岸最近也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2014年,北非黑脸织雀首次在乌干达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