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织雀属 > 斯氏织雀
斯氏织雀

斯氏织雀

英文名:Speke's Weaver

学名:Ploceus spekei

【简介】
斯氏织雀(Ploceus spekei,英文名:Speke's Weaver)属于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鸟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东非区域,常见于多个国家,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坦桑尼亚北部。它们常见于人类地区的城镇以及较为干燥的草原环境。

【外形特征】
斯氏织雀主要以黄色作为基调,有着黑色的脸罩和眼圈。嘴部相对较大。羽毛在不同季节不会有明显变化。
- **雄性特征**:雄性羽毛颜色鲜艳,额头至颈部上部呈深金黄色,颈部背面则是橄榄绿色。背部呈黑色,边缘为黄色,形成斑驳的效果。翅膀上覆羽有一圈宽阔的黄边,形成明显的翼纹。颈部的下部、耳羽、下颌及喉部呈黑色,并在胸部微抹淡的栗褐色边缘。胸部以下至腹部则为金黄色。
- **雌性和非繁殖状态的雄性特征**:在这两个阶段,体羽较为橄榄色,并带有纵纹。腹侧较白,但繁殖期间腹部颜色会更加偏黄。
- **幼鸟特征**:幼鸟的颜色较为暗淡,和成鸟类似,但一般偏暗。

【鸣叫特征】
斯氏织雀的鸣叫声多变,可以说成“pew…pew…tew, chinkichi-chewchew-skerinkitsitew”,还有一种是它们站在巢边时发出的尖锐“tseep!”声以及粗糙的吱喳声。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通常栖息在干燥地带的草原、灌木丛地、农田等开阔地带,偶尔也可见于城镇中。它们喜欢结成小规模的群体活动,并特别倾向于开阔的稀树草原。

【繁殖习性】
斯氏织雀营巢于金合欢树上,巢为半球形,具有一个短入口通道,通常朝向侧面或向下。繁殖期间,雌雄鸟共同参与巢的建造。通常会选择在两个雨季前后的几个月内进行繁殖。一窝通常会下四只深蓝色的卵,没有斑点或很小的斑点。卵呈微尖的椭圆形,尺寸大约为24—26毫米长,15—17毫米宽。

【外型辨识】
斯氏织雀与同属的黑脸织雀相似,但是在体型上更显浑圆,并且嘴大且有力,背部也更显黑色斑纹,容易在众多相似物种中区分开来。

【保护状况】
斯氏织雀目前状态良好,根据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标准,该物种被标记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地理分布】
斯氏织雀的分布范围主要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他们可以被发现从北部索马里东北部,通过埃塞俄比亚中部和南部,到肯尼亚(特别集中在中央高原),延续到坦桑尼亚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