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黑额织雀
英文名:Katanga Masked Weaver
学名:Ploceus katangae
【概述】
赞比亚黑额织雀(英文名:Katanga Masked Weaver,学名:Ploceus katangae),属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该鸟类体型较小,最显著特征为红眼和黑色面部面具,在繁殖季节的雄鸟额头的黑色带纹宽窄随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其主要分布于中南部非洲,例如赞比亚北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特定湿地及周边林地。
【外形特征】
雄鸟在繁殖季节展现出醒目的黑色面罩,眼圈为红色,背部呈橄榄绿色,腿部粉色。雌鸟及幼鸟体色较暗淡,难以与同类织雀区分。雄性成鸟面部橙黄色以及背部和臀部更深的颜色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赞比亚黑额织雀居住在芦苇丛、湿地及其附近的树林地带,在这些区域它们往往形成局部化的群体或成对生活。繁殖期分别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为1月至3月,在赞比亚为9月至10月和3月,推测可能采取一雄多雌制的繁殖方式。
【外型辨识】
与褐喉金织雀相比,赞比亚黑额织雀体型较小,面罩周围带有橙黄色,背部和臀部色泽更深。而与坦噶尼喀和卢菲拉湖的黑额织雀则面部和下体有更多橘橙色,并且地理分布不相重合,有助于区分不同种类织雀。
【保护状况】
据IUCN评估,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其主要分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及赞比亚北部的Upemba平原,具体地点包括Bukama、Mabwe及Kadia等地区。该区域有Upemba国家公园周边受保护,但管理存在不足,缺乏相应的监管和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赞比亚黑额织雀仅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及赞比亚北部的Upemba平原被发现,具体地点包括Bukama、Mabwe及Kadia等地区。该物种主要栖息于肯佩姆巴沼泽等湿地及附近区域,分布区域受到一定的地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