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织雀属 > 北非褐喉织雀
北非褐喉织雀

北非褐喉织雀

英文名:Northern Brown-throated Weaver

学名:Ploceus castanops

【简介】
北非褐喉织雀(学名:Ploceus castanops),属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是一种外观鲜艳且分布有限的小型鸟类。它们主要分布于乌干达、卢旺达、北部的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东部以及肯尼亚西部和坦桑尼亚的西北部。

【外形特征】
北非褐喉织雀的羽毛色彩鲜艳,雄鸟特别显眼。在繁殖季节,雄鸟全身呈明亮的黄色,脸部为深色的栗色。与此相反,雄鸟在非繁殖季节的羽毛颜色较暗,背部有条纹,脸部和身体部分带有淡灰色。雌鸟和幼鸟的羽毛也较为暗淡,上体呈橄榄棕色,下体呈淡白色并带有微黄色。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发出高音的叽喳声和吱吱声,类似织雀特有的鸣叫。在领地防御时或雌鸟进入巢穴时,北非褐喉织雀会展开它独特的长鸣叫。而在求偶时,则会用连续的短歌来展示自己的巢穴。

【生活习性】
北非褐喉织雀主要生活在湿地边的植被中,例如湖泊和河流旁的纸莎草和ambatch植物群。它们更多在浅水的边缘区域活动,但非繁殖季节也会栖息在森林和林地中。它们以种子和昆虫为主食,往往成小群觅食,地点可以是在地面、植被中,甚至水上漂浮植物上。

【繁殖习性】
全年北非褐喉织雀都会进行繁殖活动,繁殖高峰期通常出现在春季(3-5月)和夏季(9月),在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分别为2-5月和7月。这种织雀属鸟类是一夫一妻制,它们会共建多个巢穴,每棵树上平均会有5至6个巢。这些巢穴通常由雄鸟负责建造,结构紧密,入口下垂,并且带有一个小前庭,内部铺有细草和羽毛。巢穴通常被放置在高高的草丛或灌木丛中。

【外型辨识】
通过淡色的眼睛、湿地生境和体型及形状,北非褐喉织雀与其它织雀区别开来。虽然北非褐喉织雀曾被误认为是黑头黄背织雀的一种杂交种,但现已归类为独立物种。它们的繁殖活动及筑巢习性都是其重要识别特征。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北非褐喉织雀被列为无危物种。当地较为常见,但依旧需要关注其数量变化。

【地理分布】
北非褐喉织雀主要分布于东北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北部的布隆迪、乌干达西部、肯尼亚的西部和坦桑尼亚的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