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织雀属 > 栗黑织雀
栗黑织雀

栗黑织雀

英文名:Chestnut-and-black Weaver

学名:Ploceus castaneofuscus

【简介】
栗黑织雀(学名:Ploceus castaneofuscus),属于雀形目织雀科织雀属。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栗黑织雀的羽毛以黑色为主,上体、腹部和尾下覆羽呈现出丰富的栗褐色。雌鸟羽毛颜色相对较为柔和,主要为橄榄褐色,腹部颜色较为浅淡,臀部带有赤褐色,翅膀边缘呈淡黄色,下体较淡,侧腹有淡淡的赤褐色晕染。幼鸟的特征尚未详细记录,但很可能与成年雌鸟类似。

【生活习性】
栗黑织雀主要栖息于森林边缘、村庄、灌木丛生的草原、沼泽地带以及围绕池塘或湿地的环境,通常不超过海拔800米。它们通常呈现居民状态,但在觅食时会远离繁殖群体。其食物主要为昆虫,如蚱蜢、飞蚁、白蚁、毛虫、蝴蝶、螳螂等,同时也包括种子、果实、浆果和花蜜。

【鸣叫特征】
栗黑织雀的鸣叫声与Vieillot's黑织雀相似,包括短促的tyup、jup、pik和zeet声,夹杂着快速、细薄的chattering音符,以及一些类似口哨的音调,例如weeyoo、woo和wee-weeyoo。

【繁殖习性】
栗黑织雀的繁殖期因不同地区而异,从冈比亚的1月到尼日利亚的5月至8月不等。雄鸟可能拥有包含多达五个雌鸟的领地,形成群居繁殖模式。雄鸟以棕榈叶或草条编织巢,呈椭圆形,位于水面上方1至2米或树上6至8米的高度,内部由雌鸟用草籽进行铺垫。巢内环境适宜,适宜幼鸟孵化和成长。

【外型辨识】
栗黑织雀的保护级别为IUCN无危(LC)。

【地理分布】
栗黑织雀分布在非洲西部,具体从塞拉利昂到尼日利亚南部的地区。该物种先前曾被列为大黑织雀的一个亚种,但后来因雄鸟独特的栗黑色羽毛而被重新确认为独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