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织雀属 > 黑脸黄腹织雀
黑脸黄腹织雀

黑脸黄腹织雀

英文名:Bannerman's Weaver

学名:Ploceus bannermani

【简介】
黑脸黄腹织雀,以其发现者David Armitage Bannerman命名,学名为Ploceus bannermani。这种鸟类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的喀麦隆和尼日利亚的一些山区,栖息于海拔1100至2900米之间的森林及林缘地带。

【外形特征】
黑脸黄腹织雀成鸟体长12至14厘米,体重29至33克。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面部黑色形成一道面罩,覆盖了眼睛上方和喉咙,上体呈橄榄绿色,胸部和腹部则为淡黄色。头部前额和冠部为淡黄色,颈背略有绿色变化。翼上覆羽暗褐色,边缘为橄榄绿色。尾部橄榄绿色,下尾覆羽为淡黄色。眼睛奶油色,喙黑色,腿部为粉色至深棕色。雌雄相似,未有专门描述幼鸟的具体特征。

【生活习性】
黑脸黄腹织雀往往成对或小群活动,主要生活于非洲中部喀麦隆的Bamenda高地、Adamawa高原以及尼日利亚的Obudu、Mambilla高原等地的山地森林。该鸟类偏好森林和林边地带,尤其是上述海拔区域。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声高亢悦耳,通常以拉长的口哨音结束,具体的鸣叫可以记作‘chi-chi-chi-chirr-chirr’。其领土歌曲由单独的音符开始,随后加速形成多音节的音调,‘chop kik kik ko ko chokwydo kwideekwo chip’。联系叫声为尖锐声‘prit’。

【外型辨识】
相较于外观略有相似的Baglafecht织雀,黑脸黄腹织雀可以通过其黑色面部及胸前绿色调的腹部和大腿区别开。Baglafecht织雀的喉部为黄色,腹部为白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分类标准,黑脸黄腹织雀被列为易危物种(VU)。

【地理分布】
黑脸黄腹织雀分布于喀麦隆的Bamenda高地和Adamawa高原以及尼日利亚的Obudu和Mambilla高原,特别是喀麦隆的Mt Oku和尼日利亚Gashaka-Gumti国家公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