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织雀科 > 织雀属 > 橙色织雀
橙色织雀

橙色织雀

英文名:Orange Weaver

学名:Ploceus aurantius

【简介】
橙色织雀(学名:Ploceus aurantius),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织雀科和织雀属的鸟类。该鸟类在非洲热带雨林区域广泛分布。

【外形特征】
雄性橙色织雀具有醒目的橙色喉部和黄色羽毛,而雌鸟的外观相对较暗淡,呈现绿黄色。雄鸟头部至颈背为橙色,在繁殖季节尤为明显。喉部橙亮,具有一道黑色眼线,背部橄榄绿色,臀部橙黄色,尾部呈橄榄棕色,上翼深棕色,边缘处橄榄黄色,下体橙黄色,有时可延伸至橙红色。雌鸟的前额、冠部和颈背为黄绿色,背部橄榄绿色,臀部黄色,尾部橄榄棕色,脸颊和耳羽为深黄褐色,下体白色但带有黄色,腹部和尾下覆羽淡白色,两胁及腿灰色。幼鸟上体为橄榄绿色,具有一条显著的黄色眉纹,翅膀暗棕色,内侧粘突黄色,下体中下部白色,仅喉区有黄色。

【生活习性】
橙色织雀通常栖息于湿地环境,如湖泊、河流和沼泽,并且常常在芦苇的水边或树木中筑巢。这些鸟是群居筑巢者,并常在筑巢时与其他种类鸟类如黑顶织雀和灰头织雀一同活动。

【鸣叫特征】
橙色织雀的鸣叫声包含一系列悠扬的音乐音符,平滑且富有音乐感,不具有许多其他织雀叫声中的粗糙特性。它们的叫声通常是响亮的“kew-kewp”。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通常在雨季进行。雄性橙色织雀负责筑巢,巢由草或棕榈条编制而成,位于水面1.5至3米或陆地上方高达5米的芦苇或树丛中。雌鸟承担孵化任务,孵化期平均为13至14天,雏鸟期约为13至16天。

【外型辨识】
橙色织雀雄鸟的外观与红巧织雀相似,但红巧织雀的腹部呈现黑色,可借此区别。雌鸟和非繁殖季节的雄鸟外观相似。

【保护状况】
橙色织雀被IUCN认定为无危(Least Concern,LC)。

【地理分布】
橙色织雀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中部的多个地区,包括利比里亚、加纳、多哥、尼日利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及乌干达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