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疣眼鹟
英文名:Black-throated Wattle-eye
学名:Platysteira peltata
【简介】
黑喉疣眼鹟是雀形目疣眼鹟科饰眼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其广泛分布于非洲的中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栖息于森林、密林和红树林等密集植被区域。
【外形特征】
成年雄性上体光泽蓝黑色,下体白色,胸带为狭窄而黑的杠;两胁灰白。雌鸟与雄鸟相似,但头罩为黑色,喉部和上胸部为蓝黑色,下部为白色;幼鸟头部暗褐色,上体暗灰褐色,下体淡黄色;亚成鸟特征介于成鸟与幼鸟之间,眼上方淡红,翼尖颜色如锈色。
【生活习性】
黑喉疣眼鹟生活在浓密的常绿植被中,有时也出现在落叶植被中,偶尔会进入花园。主要在低地画廊森林、山地森林和红树林中被发现,同时也能适应特定地区的高海拔区域,如东非的3000米、刚果河东的2000米,以及布隆迪的2220米等。
【鸣叫特征】
该物种存在差异化的叫声,雄鸟的鸣叫音调较低而柔和,音色粗糙,缺乏清晰的哨声,雌鸟叫声柔美而音调稍高。它们还有通过颚部共振制造啪啪声和翅膀摩擦发声的习惯。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9月至10月(安哥拉),3月至7月(肯尼亚),9月和12月(肯尼亚),以及1月(坦桑尼亚和南非)。黑喉疣眼鹟筑巢地点悬挂在树枝上,由植物材料、苔藓、蜘蛛网等组成,较为隐蔽。每窝可产1到2枚蛋,偶尔产3枚。窝卵为灰绿色至蓝色,点缀着红棕色、紫色和灰色斑点;孵化期约为16至18天,雏鸟由父母亲共同喂养并会待在巢穴内长达14至16天;成长后的幼鸟会跟随父母数月以学习生存技能。
【外型辨识】
区别于棕色喉疣眼鹟,黑喉疣眼鹟的翼上从无白色斑块;区别于batises,红皮裸区是黑喉疣眼鹟独特的特征之一,此外也无翼上白色标记。
【保护状况】
目前,黑喉疣眼<|im_start|>weenassistant
【保护状况】
目前,黑喉疣眼鹟并未被列为濒危物种。然而,它们在南部极地的栖息地由于森林砍伐而面临威胁,加上许多种群依赖于特别的河流和海岸森林,这也增加了它们可能在未来面临的风险。
【地理分布】
根据2021数据,它们分布于安哥拉、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斯威士兰、肯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