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疣眼鹟科 > 饰眼鹟属 > 白额疣眼鹟
白额疣眼鹟

白额疣眼鹟

英文名:White-fronted Wattle-eye

学名:Platysteira albifrons

【简介】
白额疣眼鹟(学名:Platysteira albifrons),属于雀形目疣眼鹟科饰眼鹟属。这种小型鸟类的独特特征是鲜亮的红眼肉垂和白色的翼条。

【外形特征】
白额疣眼雄鸟体型约为13厘米,体重约为11.7至12.6克。雄鸟的上身具有灰黑相间的颜色,颈项带有黑色,尾羽呈现深黑色;下身呈白色,胸部有一条蓝黑色的横带;眼睛上方有鲜红的肉垂,下眼睑绿色。雌鸟的背部颜色更为柔和,没有胸带,上腹部为珍珠灰色。幼鸟上身呈锈色尖端,下身淡黄色;幼年时胸部和喉部为肉桂红褐色,肉垂还未完全发育。

【生活习性】
白额疣眼鹟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安哥拉西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南部沿海地区。这种鸟类偏好湿润或干燥的森林环境,如红树林、干燥森林以及灌木地。它们主要活跃于中层树冠区域。
白额疣眼鹟通常成对出现,活跃于湿润的灌木丛、画廊森林及沿海红树林。

【鸣叫特征】
这种雀鸟常常发出连续的沙哑声“grrrrt-grrrt-grrrt”,同时伴有咔哒声和嗡嗡声,与同类的鸣叫声相似。

【繁殖习性】
具体的繁殖情况尚未有详细记录。

【外型辨识】
白额疣眼雄鸟上身颜色更暗,并且嘴周区域没有白色;雌鸟则有区别在于其棕色喉部。尽管黑喉疣眼鸟在分布上有与白额疣眼鹟的部分重叠,但具体可通过以下特征来区分:白额疣眼雄鸟上身颜色更暗,并且嘴周区域没有白色;雌鸟则有区别在于其棕色喉部。

【物种区别】
尽管黑喉疣眼鸟在分布上有与白额疣眼鹟的部分重叠,但具体可通过以下特征来区分:白额疣眼雄鸟上身颜色更暗,并且嘴周区域没有白色;雌鸟则有区别在于其棕色喉部。

【保护状况】
根据IUCN评估,白额疣眼鹟被列为“近危”(NT)物种。

【地理分布】
白额疣眼鹟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安哥拉西部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南部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