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铲嘴雀
英文名:Golden-crowned Spadebill
学名:Platyrinchus coronatus
【简介】
金冠铲嘴雀(学名:Platyrinchus coronatus),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霸鹟科、铲嘴雀属,是一种中型热带森林鸟类。
【外形特征】
该鸟种体型小巧,主体和下体呈橄榄褐色,喉咙和胸部均匀为淡黄色,脸颊有黑色斑纹。背、腰及尾上覆羽为橄榄褐色,下体则是黄绿色。头部呈橄榄褐色,翅膀覆羽和飞羽边缘带有赭黄色调。雌雄体态极其相似,雌鸟的冠羽呈橙色。幼鸟的面部标记较为淡雅,整体下体颜色更浅。
【鸣叫特征】
其鸣声特征为高音的虫鸣颤音,可通过这一特性便于识别。
【生活习性】
金冠铲嘴雀单独或成对出现,通常在低海拔的热带湿润森林底层活动。它们偏好底层森林环境,并主要生存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区域。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发生在哥斯达黎加4月至6月以及巴拿马的相同时期,在哥伦比亚西北部是1月至4月,在哥伦比亚东南部为8月。此时,金冠铲嘴雀会筑造一种类似蜂鸟杯状的巢,巢体利用植物纤维、树蕨的鳞片和真菌根茎制作,使用蜘蛛网固定在一起,并用细纤维覆面及外部装饰有苔藓和蜘蛛卵囊,有时底部还混杂一些废弃物。巢位被选择在中矮灌木的分叉处,位于1-4米的高度。每次产两枚卵,孵化一般需要20-21天。
【外型辨识】
该鸟类通过宽大的扁平喙、眼部娇艳的装饰以及出现在头顶上明显的橙红棕色彩冠进行识别。此外,雌性与雄性在外形上非常相同,不同的是雌鸟的冠羽颜色较暖,更偏橙色调。而幼鸟的面部标记比成鸟更为淡黄,且整片头颅也更倾向于橄榄褐色。
【保护状况】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中的红色名录,在2009年的鸟类评级中,被列在"无危"类别。
【地理分布】
金冠铲嘴雀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区域,具体位于洪都拉斯至亚马逊雨林以及厄瓜多尔的西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