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玫瑰鹦鹉属 > 西澳玫瑰鹦鹉
西澳玫瑰鹦鹉

西澳玫瑰鹦鹉

英文名:Western Rosella

学名:Platycercus icterotis

【简介】
西澳玫瑰鹦鹉,学名Platycercus icterotis,也称九重鹦鹉。这种长尾鹦鹉科玫瑰鹦鹉属的鸟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

【外形特征】
该鹦鹉体长约25到30厘米,体重约60到70克,翼展可达35至41厘米,尾长约13厘米。雄鸟头部和颈部呈鲜艳的红色,脸颊上带有亮丽的黄色斑块;背部呈现黑色底且有红、绿、黄绿色边缘,形成类似鳞状图案;肩部呈绿色,肩部和翅膀外缘为深蓝色,翼下则在飞行时可见蓝绿色;尾部上的覆羽和臀部为橄榄绿色,中央尾羽为蓝绿色,外侧尾羽相似,但末端呈现白色。雌鸟头部及颈部大部分红色被替换成绿色,仅额部一条红色带,脸颊上黄色较小;背部及肩部无红色羽毛。幼鸟颜色较为单薄,仅有红色冠部,并无黄色脸颊斑块。

【鸣叫特征】
西澳玫瑰鹦鹉声音柔和,跳跃的细音符常见于其悦耳的叫声,发出迅速旋律的li li li li li声和尖高的quink quink quink声,有的叫声如同叫唤声的whip-a-whee。

【生活习性】
这种鹦鹉一般栖息于开放森林、农地、河流附近的灌木和草地果园,在地面上或树木间活动。以草类、草本植物种子、果实、浆果、jarrah树花及Macrozamia reidlei籽皮或成熟的苹果为食。

【繁殖习性】
每年8月至12月为繁殖期,西澳洲玫瑰鹦鹉通常在空心的树洞或树干筑巢。每窝产蛋数量一般在3枚到7枚之间,平均是5枚。孵化过程通常要经历19天,雏鸟在哺乳期需要大约5周时间成熟。

【外型辨识】
西澳洲玫瑰鹦鹉辨识度较高,通过黄色的脸颊和带有红黑斑纹的背部以及羽毛上的具有特定边缘的颜色能很容易地与其他属内的鹦鹉区别开。西澳洲玫瑰鹦鹉与红顶鹦鹉和黑蹄环颈帕拉鹉相比,体型更小,以橄榄绿、鲜红和鲜黄为配色。

【保护状况】
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结果,西澳玫瑰鹦鹉被列为“无危”(LC)级别。

【地理分布】
该鹦鹉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从达令山脉东侧延伸至南岸,涵盖珀斯的沿海平原和南部的小麦产区。其中一部分亚种在小麦区及更北和更东的区域活动,而另一部分则集中在更南部与西部的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