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翅八色鸫
英文名:Blue-winged Pitta
学名:Pitta moluccensis
【简介】
蓝翅八色鸫(英文名:Blue-winged Pitta,学名:Pitta moluccensis),是属于雀形目八色鸫科的鸟类。这种热带森林居民以其鲜艳的羽毛著称,成年体长18-20厘米,体重54-146克。
【外形特征】
蓝翅八色鸫具有亮油绿色的背部,翅膀、腰部与尾羽呈现亮粉蓝色,下体为淡茶黄色。腹部至尾下覆羽呈现猩红色部分。总共有深栗色、黑色、蓝色、绿色、白色、茶黄色和红色等多种颜色,使得它的羽色极为鲜艳。
【生活习性】
蓝翅八色鸫多栖息于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坝和丘陵中的各种类型树林、灌木丛和小树上。它们的行为相较于其他种类更加主动,在地面上觅食时也常在白天栖息于树皮和树冠下与相近的树枝上。
【鸣叫特征】
蓝翅八色鸫的叫声清晰,响亮,常用“taew-laew”或“skyeew”等具有特定意义的声音传达信息。它们不仅可以在地面上觅食,在白天也会在树林底层或低植被中活动。
【繁殖习性】
蓝翅八色鸫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四月至八月之间。巢通常建在地面,结构简单但紧凑,由各种自然材料合成。每颗卵的大小和颜色各有不同。雌雄亲鸟共同参与孵化与育雏活动,几乎全天不离巢。
【外型辨识】
成年蓝翅八色鸫具有绿色背部、蓝色翅膀、橙色腹部和黑色面罩,由宽大的黄褐色眉纹和黑色冠侧突出。虹膜颜色为红褐至深褐色,喙为黑色,脚色从淡棕色到淡肉色不等。
【物种区别】
与其他八色鸫种类相比,蓝翅八色鸫更为大胆,有时还能在城市的公园出现。它与相似种类红树八色鸫可以通过短喙、更鲜艳的颜色及明显的眉纹进行区分。
【保护状况】
蓝翅八色鸫作为受保护物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无危(LC),即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分布广泛,显著的退化和威胁情况较少。尽管如此,其生存依然面临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破坏带来的挑战。
【地理分布】
蓝翅八色鸫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繁殖季节内,它们主要活动在越南北部、缅甸、柬埔寨及马来西亚。在冬季,这些鸟类会迁徙到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和婆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