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娇鹟属 > 黑顶娇鹟
黑顶娇鹟

黑顶娇鹟

英文名:Black-capped Piprites

学名:Piprites pileata

【简介】
黑顶娇鹟(学名:Piprites pileata),属于雀形目霸鹟科娇鹟属,是一种分布于巴西东南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的山地大西洋森林的小型鸟类。

【外形特征】
体长12-12.5厘米,体重可达15克。黑顶娇鹟头部至颈背均为黑色,与锈色上体形成鲜明对比。初级飞羽基部有明显白色斑点,红棕色尾羽中央带有主要为黑色的羽毛。下额至胸部为肉桂红棕色,下腹部为黄绿色,腹部颜色渐淡。虹膜为深色,喙和腿均为黄色。雌鸟的颜色较为暗淡,背部橄榄绿色,翼覆羽灰暗,带有浅灰色尖端。

【生活习性】
黑顶娇鹟栖息于海拔900-2000米的山地大西洋森林中,通常栖息在南洋杉树林附近。它们是常住鸟种,有时会进行海拔迁移。这种鸟类属于群居觅食者,主要以小果实如Geonoma、Rapanea和Leandra属的果实为食,也摄取小节肢动物。它们在树叶茂密的树冠层和次冠层觅食,有时也会在密集的竹林下层活动。

【鸣叫特征】
黑顶娇鹟的鸣叫声具有快速连续的“chik, chik, cheeut, chee-unhh”模式,带有戏谑特质。同时,其叫声包括单独的“whééu”声,有时还会跟随着一系列较短且音量较小的音符。

【繁殖习性】
9月底,雄鸟的睾丸显著增大,而展示行为在9月也已被记录。关于繁殖的其他信息尚待进一步研究。

【外型辨识】
黑顶娇鹟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包括头部黑色和明显的白色初级飞羽基部。它与同类物种的显著区别在于其特有的颜色模式和分布区。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黑顶娇鹟被列为“近危”(NT)物种。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分布受限,其数量较少且分散,生存状况面临挑战。然而,巴西的伊塔蒂亚亚国家公园、圣保罗州的塞拉达博卡伊纳国家公园和坎普斯多若尔当州立公园等保护区为这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地理分布】
黑顶娇鹟分布于从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部、里约热内卢州到南里奥格兰德州北部,以及阿根廷东北部的米西奥内斯省。其分布区域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智利、乌拉圭和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的大部分南美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