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伞鸟科 > 食果伞鸟属 > 斑尾食果伞鸟
斑尾食果伞鸟

斑尾食果伞鸟

英文名:Band-tailed Fruiteater

学名:Pipreola intermedia

【简介】
斑尾食果伞鸟,学名Pipreola intermedia,是一种体型丰满且具有鲜艳色彩的鸟类。其独特之处在于红色的喙和腿,以及雄鸟头部的黑色和黄色颈环装饰。

【外形特征】
该物种的体型约为19厘米。雄鸟的体重范围是44-59克,雌鸟的体重在44-51克之间。雄鸟的头部和胸部呈黑色,颈部有一圈黄色颈环(跨颈部但不覆盖颈背),上身呈绿色,且个别鸟种的三级飞羽具有白色的尖端,尾部有黑色亚末端横带和白色尖端。下体则比胸部的黄色更深,形状近似鳞片状和斑点状。虹膜呈棕色,喙通常是鲜红色,但在部分情况下也呈现黑色的鼻脊。腿为红或橙红色。雌鸟没有黑色的头盔,而是从头顶至胸的前部分为绿色,淡黄的颈环也很淡,还带有一个黄色的眼圈。幼鸟的外观描述暂不清楚。

【生活习性】
这是一种仅以果实为食的鸟类,呈单独或成对的分布。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拔2,300-3,000米的热带雨林中,常见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山地森林。斑尾食果伞鸟在这些地区通常栖息在更高的海拔区域。

【鸣叫特征】
斑尾食果伞鸟的叫声最高,类似于“tsi-tsi-tsi-tsiiiii”这一连续音调,一般会持续4-5秒,与绿黑食果伞鸟的叫声类似。

【繁殖习性】
原文未提及具体内容,故不输出该标题及内容。

【外型辨识】
斑尾食果伞鸟的相关数据记载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这种鸟类的多样性及其生态特性使其成为鸟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对象,也是南美山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物种区别】
与绿黑食果伞鸟相比,斑尾食果伞鸟体长略大一些,且其尾部具有黑色亚末端横带和白色尖端。雄鸟的身体有着更为突出的鳞状和斑点图案,而雌鸟的黄色眼环更为显著。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斑尾食果伞鸟被列为LC(无危)的保护等级。这种鸟类在玻利维亚的马迪迪国家公园、秘鲁的马丘比丘历史保护区和卡皮什山口等地都有发现。

【地理分布】
斑尾食果伞鸟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常见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山地森林中。它们的生活环境海拔多在2,300至3,000米之间,栖息在湿润的热带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