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唧鹀
英文名:Spotted Towhee
学名:Pipilo maculatus
【简介】
斑唧鹀(Spotted Towhee, Pipilo maculatus),属于雀形目雀鹀科唧鹀属,是一种大型的新世界雀科鸟类。
【外形特征】
斑唧鹀的身长约为17.5至21.3厘米,体重在33至49克之间。雄鸟的上体和喉部为黑色,翅膀和背部带有白色点斑,腹部为白色,两胁呈现温暖的栗色。雌鸟则具有较灰褐色的头部、喉部及上体,并且翼和背部分布着白色点斑。不论是雄性还是雌性均具备厚实的喙和长而圆的尾巴,尾部角状斑块显眼。幼鸟的颜色为黄褐色,并有明显的暗褐色条纹。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喜欢栖息在干燥的高山区森林、开阔地带及灌木丛中。它们倾向于未受火灾影响的灌木丛,避免烧毁区域。在植被恢复期的地区(少于15年),由于较好的地面覆盖和丰富的地下食物资源,它们更为常见。
【鸣叫特征】
斑唧鹀的鸣叫声多变,相比棕胁唧鹀而言更为尖锐且多声调。
【繁殖习性】
斑唧鹀通常在低矮灌丛或地面筑巢,其巢由叶子、树皮条、枝条、草茎和松针等材料构成,距离地面约40厘米。每次繁殖季节至少能产两窝,每窝有3至5枚蛋。蛋呈灰色或奶油色,带有红棕色斑点。雌鸟独自孵化12至14天,幼鸟通常在10至12天后离开巢穴。
【保护状况】
斑唧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的低危等级(LC)。
【地理分布】
斑唧鹀广泛分布于加拿大的西南部至美国的西北部繁殖区域。到了非繁殖季节,它们会迁徙到美国中部分布,但尽可能避免极端干旱的地区。在美国的加州、内华达、亚利桑那等地,一年四季都可遇到它们。此外在墨西哥,它们与领唧鹀杂交的个体也展示出介于两者之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