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鸣冠雉
英文名:White-throated Piping Guan
学名:Pipile grayi
【简介】
白喉鸣冠雉,学名为Pipile grayi,是鸡形目凤冠雉科鸣冠雉属的一种鸟类。该物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西南部、秘鲁东南部、玻利维亚东部以及巴拉圭东北部。根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白喉鸣冠雉被列为近威胁物种。
【外形特征】
白喉鸣冠雉体长约60至69厘米,雌雄外观相似。其羽毛主要呈黑色,带有淡橄榄绿到橄榄绿色的光泽,尤其在肩部、翅膀和尾巴更为突出。额头、冠羽以及颈背部分为白色,胸羽边缘亦有白色边缘。冠羽由细长的毛发状羽毛组成,带有黑色或棕黑色的羽轴条纹。翼上的外覆羽形成显著的白色斑块,内覆羽上则有白色斑点。该物种眼睛环围裸露皮肤颜色为白色至钴蓝色,喉咙下方有一类似于垂肉的裸露区域,呈现白色至钴蓝色。喙部颜色可能是淡蓝色带黑色尖端,或黑色基部带粉红和蓝色。腿为棕红色。
【生活习性】
白喉鸣冠雉生活于亚马逊盆地的热带湿润森林,包括高地森林、河滩林、画廊林,以及塞拉多灌木丛中。尽管栖息地多种多样,但它们几乎总是靠近河岸,分布范围通常不超过河流100米的距离。其主要食物为水果和树叶,一般在树冠层或其下方觅食,偶尔也会直接在地面上觅食。
【鸣叫特征】
在繁殖季节,它们会进行一次或多次拍翅的飞行展示,并以一系列缓慢、清晰且稍微升调的哨音结尾,一般在黎明或黄昏时分鸣叫。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繁殖生态信息较少,已知的是其在密林树冠中筑巢繁殖。
【外型辨识】
白喉鸣冠雉可以与鸣冠雉和蓝喉鸣冠雉区分开来。与鸣冠雉相比,其羽毛更为漆黑而有光泽,冠羽更窄更尖,翅膀上的白色羽毛较多,且胸羽的白色边缘更宽。与蓝喉鸣冠雉相比,其冠羽是白色的且有黑色或棕黑色的羽轴条纹,颈背白色的斑块更大更发达,延伸至颈部下方部位,而喙部上体颜色更偏橄榄绿色,翅膀上的白色斑块更为显著且分布更为均匀。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价,该物种列为近威胁物种,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与关注。
【地理分布】
白喉鸣冠雉的地理分布涵盖巴西西南部、秘鲁东南部、玻利维亚东部以及巴拉圭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