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鹦鹉科 > 裸眼鹦哥属 > 暗色鹦哥
暗色鹦哥

暗色鹦哥

英文名:Dusky Parrot

学名:Pionus fuscus

【简介】
暗色鹦哥(学名:Pionus fuscus),又称暗色派翁尼斯鹦鹉,为鹦鹉科裸眼鹦哥属的一种中型鹦鹉,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北部的热带及温暖湿润环境中。此鹦鹉以独特的飞行姿态和鸣叫声著称,并在当地被称之为“鹦鹉中的小型雄鹰”。

【外形特征】
成年暗色鹦哥体长约24厘米,重179-229克。其头部呈明显的石板蓝色,眼中下方带有微小红色斑点,眼周是淡蓝色裸露的眼环;脸部边缘有一个模糊的白色眼带;背部及中部为深棕色,腹部为红巧克力色,伴有扩散状条纹,翅膀中段部分呈现出明显的深蓝色,尾部蓝色基部又以红色为底色,翅膀主要部分为深蓝。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翼羽边缘为绿色。雄鸟的鸟喙呈黑色,在喙基部和鸟下喙有淡黄色区域。

【生活习性】
暗色鹦哥通常栖息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森林中,海拔通常位于600米以下。它们会选择枯死树木的洞穴作为家园,并在其中产卵。飞行时,它们的飞行路径波浪状,翅膀水平展开,身体会轻微左右摇摆。

【鸣叫特征】
暗色鹦哥以其独特的飞行姿态和鸣叫声著称,在当地被称之为“鹦鹉中的小型雄鹰”。

【繁殖习性】
暗色鹦哥的繁殖季节从1月到7月不等。它们在枯死树木的洞穴中产下4枚左右的卵,孵化期大约为26-28天。

【外型辨识】
暗色鹦哥因其温和友善且易于饲养,在宠物鹦鹉市场上逐渐受到重视。它们天然的羽毛颜色与安静的性格吸引了许多爱好者。

【保护状况】
由于严重的森林破坏和栖息地破坏,暗色鹦哥的数量在过去数十年间显著减少。但目前IUCN的灭绝红色名录已将其定为无危(LC)物种。

【地理分布】
暗色鹦哥主要生活在委内瑞拉东部、哥伦比亚北部、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以及巴西和委内瑞拉的北部和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