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氏绿啄木鸟
英文名:Levaillant's Woodpecker
学名:Picus vaillantii
【简介】
利氏绿啄木鸟(学名Picus vaillantii),是䴕形目啄木鸟科的绿啄木鸟属成员,分布在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这类大中型啄木鸟栖息于干燥的森林环境中。
【外形特征】
利氏绿啄木鸟体型中等,身长约30-33厘米,翼展45-51厘米。羽毛主要为深绿色和黄绿色,伴有鲜红色的颈背斑块。雄鸟额至颈部覆有红色斑点,周围白色线条包裹的黑色颊纹分明,头部和颈前部为灰绿色,后背与臀部呈黄色。初级飞羽黑白相间,尾羽呈现深棕色与绿色的带边对比。下体为淡黄色且带有深绿条纹,目视翅膀底色略深,边缘为黄色与棕色。喙和脚为灰蓝色。雌鸟与雄鸟外观相似,但其头及颈背红斑较少,主要局限于头部一侧。幼鸟颜色更浅,带有斑点,眼睛颜色更深,头部的红斑也不及成鸟明显。
【生活习性】
利氏绿啄木鸟喜欢居住在较为干燥的林地,包括有橡树、松树和雪松的成熟森林,偶尔也会出现在疏林、果园、河流附近或花园中。它们主要在地面觅食,以吃昆虫及小无脊椎动物为主,也包括一些水果。繁殖期内,它们常选择某枯木树洞筑巢,产下4-8枚白蛋,孵化于巢中碎片之上。
【鸣叫特征】
其鸣叫声精巧,快速连续地发出类似于‘kee-kee-kee…’或‘pee-pee-pee-pee…’的哨音,整体声音比其他绿啄木鸟家族成员略高。飞翔时伴随清脆的‘kya-kya-kyak’声。它特有的鼓频较高,每秒约20-21次,总共持续约2秒。
【繁殖习性】
利氏绿啄木鸟繁殖期间,成对活动或小规模群体。主要于春天筑巢,选择优质树木的洞做人窝。雄鸟通常承担挖洞任务,挖掘出土质松软的树木形成洞穴。
【外型辨识】
针对相似物种绿啄木鸟和伊比利亚绿啄木鸟,利氏绿啄木鸟的独特特征在于雄鸟颊纹上部有窄的白色边界。而雌鸟的冠羽为灰色,仅颈背有红斑。与同类对比,利氏绿啄木鸟独具特色的声响使它跟其他绿啄木鸟有所区别。
【保护状况】
IUCN将其列为“无危”(LC),然而其种群数量趋于减少。尽管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相对常见,摩洛哥仅在部分地区有所分布;在突尼斯西部的森林中有稀有出现。然而,物种整体属于保护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威胁因素被识别。
【地理分布】
利氏绿啄木鸟主要分布在北非地区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它们栖息于干燥的森林环境中,如橡树林、雪松林、松树林及阿勒颇松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