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绿啄木鸟
英文名:Black-headed Woodpecker
学名:Picus erythropygius
【地理分布】
黑头绿啄木鸟(Picus erythropygius)是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分布在中南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它们主要栖息于低地和山麓地带的干燥落叶林和针叶林。
【外形特征】
黑头绿啄木鸟体长约33厘米,体重范围100-135克。此鸟在头部特征上很突出,雄性拥有黑色的额部至颈背和一块红色的冠斑,有时会延伸至眼睛。它们还可能从眼中越过耳朵有一条细白线,喉咙和颈部呈现亮黄色或略带橄榄色。背部和肩膀为黄绿色,臀部和下背部鲜红色,翼覆羽为深绿色,主羽和飞羽为黑色并带有5或6条宽白杠。尾部和腹部为不同颜色的组合,呈现独特外观。雌鸟的头完全为黑色。幼鸟的颜色组合较成年鸟淡。
【鸣叫特征】
黑头绿啄木鸟有独特的“卡特卡特卡特卡特”或“查查查,查查查”式的笑声叫声,会迅速重重地重复出来。
【生活习性】
此鸟倾向于在2-6只的小群体中活动,喜欢与松鸦或鹤等鸟类相伴随。它们在高处的树枝和树冠中觅食,偶尔也会下到地面。主要摄取白蚁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黑头绿啄木鸟的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每年的2月至6月。每对鸟在树洞中筑巢,通常产下3-4枚卵。在泰国清迈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曾经观察到它们在这个时间在筑巢。
【保护状况】
IUCN将黑头绿啄木鸟划分为无危级别。2003年,泰国官方将其宣布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
【外型辨识】
黑头绿啄木鸟的外观和叫声特征非常明显,使其与大部分同类啄木鸟区分开来。它的动作敏捷,通常与其他鸟类一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