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头姬啄木鸟
英文名:Arrowhead Piculet
学名:Picumnus minutissimus
【简介】
尖头姬啄木鸟(英文名:Arrowhead Piculet,学名:Picumnus minutissimus)属于䴕形目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它们广泛分布于圭亚那沿海低地的多种森林生境,包括红树林、花园、废弃种植园和受干扰环境。
【外形特征】
尖头姬啄木鸟体长9至10厘米,体重11至16克。雄性头部顶部黑色,头顶有宽大的红色羽尖形成实心斑块,头部其余部分有白色斑点;面部主要为深棕色,眼后有一条短的白色线,脸颊和耳羽同样为深棕色,具白色边缘。背部橄榄棕色,羽片有黑色楔形中心,淡色次端斑或横纹。腹部白色,伴有黑色鳞状图案,下体同样具有这类特殊图案。喙短而粗壮,呈弯曲状,基部略显淡色;眼睛周围皮肤为灰色,虹膜颜色从黄色到深红色不等。幼鸟特征与成鸟相似但头部无红点。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多种环境,包括次生林、种植园、红树林、河岸植被和山地森林。觅食时主要采集蚂蚁和小型甲虫,模拟山雀的方式搜寻食物,挂在小枝和细枝上果敢地敲击树枝以觅食。
【鸣叫特征】
该鸟类发出连续的薄音节叫声,如‘it-it-it-it...’或‘kee kee kee’,类似小啄木鸟的叫声。在斗争中,它们会发出响亮的嗡鸣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从三月至十二月。雄性挖掘巢穴,雌性辅助,巢穴开口可达8米高。一对夫妇平均每次产下2至3枚蛋并共同孵卵12至14天。双亲共同参与喂养幼雏直到雏鸟巢外活动,大约孵化后28天。
【外型辨识】
与白斑姬啄木鸟相比,尖头姬啄木鸟背部有不同标记、棕色腹部以及完全鳞状下体。雌鸟没有红色头部特征,喙较短,翅膀和尾巴略长一些。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红色名录,尖头姬啄木鸟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该种分布主要集中在圭亚那沿海低地。虽然可能在苏里南和邻国存在,但目前的具体分布记录尚不明确。曾被认为是白腹姬啄木鸟亚种,但近来确认为独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