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姬啄木鸟
英文名:Speckled Piculet
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
【简介】
斑姬啄木鸟,又称为姬啄木鸟、小啄木鸟,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鸟类。体型较小,体长约9厘米至10.5厘米,体重约9克至13.2克。
【外形特征】
雄鸟额头为赤橙色至黄色,间有黑色横纹或斑点,眼周黄白色。上下颚的条纹有明显的黑白对比,背部为橄榄绿色,胸部和腹部布满黑色斑点。雌鸟的外形与雄鸟相似,但额头为橄榄绿色。幼鸟呈与雌鸟相似,但羽色较暗,喙色较浅。
【生活习性】
活跃于草丛、小树干、竹子、藤蔓等处觅食,尤其偏好集中于一处持续若干分钟。地理位置广泛的它们可以在印度、中国(中部、东部)、东南亚各国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发现,该种群呈现多样化的数量状况,在不同地方的数量分布有所差异。
【鸣叫特征】
斑姬啄木鸟的鸣叫声为极高频的“tsik tsik tsik”。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为1月至5月。巢穴由一对共同挖掘,位于高度仅为1至5米的枯枝、小树或竹子中。窝卵数通常为2至4枚。雏鸟孵化周期约为11天,双方共同孵化。雏鸟由父母共同喂养,在雏鸟出生后的第11天即可离巢,通常在不久后迅速独立。
【外型辨识】
斑姬啄木鸟外观独特,很容易因为其头部黑白条纹及黑白斑点下体在同类中辨识。
【物种区别】
该物种包括以下亚种:
- 斑姬啄木鸟指名亚种(Picumnus innominatus innominatus)
- 斑姬啄木鸟华南亚种(Picumnus innominatus chinensis)
- 斑姬啄木鸟云南亚种(Picumnus innominatus malayorum)
【保护状况】
受到《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保护,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的保护清单中。IUCN将其评价为无危物种(LC),但鉴于其繁殖地在此前部分地域为局域稀少,仍需持续监测。
【地理分布】
斑姬啄木鸟偏好于混交落叶林和山地森林,尤其是带有竹子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环境。它们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该鸟主要捕食蚂蚁、象鼻虫、天牛幼虫以及蜘蛛和它们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