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北美啄木鸟属 > 三趾啄木鸟
三趾啄木鸟

三趾啄木鸟

英文名:Eurasian Three-toed Woodpecker

学名:Picoides tridactylus

【简介】
三趾啄木鸟(学名:Picoides tridactylus)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介于20至24厘米之间,体重约65至74克。雄鸟具有黄色的冠羽,额部灰白,头顶为明显的黄色,额头黑外部杂以白色斑点。雌鸟冠羽甲黑色,具有可变比例的白色斑点或条纹。整体羽毛图案为黑白相间,下体为白色,带有黑褐色斑点。

【外形特征】
三趾啄木鸟偏好栖息在老的针叶林和混交林,尤其是云杉林,以及主要居住在富含虫害的死树和烧毁的林地内。它们会寻求并利用被昆虫侵害的树木作为食物来源。在非繁殖季节,也会出现在开阔地带或城市附近的林区。

【鸣叫特征】
三趾啄木鸟发出尖锐的‘kik’或‘chik’声,在受到惊扰时发出连续的短促‘kri-kri-kri-kri-kri’声,或在争斗时重复的‘wutsch’音节。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五月中开始,直至六月末。雄鸟会通过空中飞舞的展示进行求偶。它们在死树或死枝部分的心材腐烂区域挖掘树洞作为巢穴,每年都会重新挖掘新的巢穴。每窝通常产出3至4枚卵,孵育期介于11至14日,幼鸟期为22至26日,幼鸟出巢后继续依赖父母一个月。

【外型辨识】
不同亚种的羽毛图案可能略有差异,但大多数三趾啄木鸟都具有显著的黑白相间羽毛和特征性冠羽。可以通过其发叫声来区分,与其他物种在生态习性方面的差异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依据。

【保护状况】
该物种分布广,从挪威延伸至韩国,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此外在中国东北、新疆及横断山脉附近地区也有出现。基于IUCN标准,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等级。在中国,三趾啄木鸟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Ⅱ级(2021年2月)。

【地理分布】
三趾啄木鸟共有八种亚种:其中美国亚种(Picoides tridactylus kurodai)、天山亚种(Picoides tridactylus tianschanicus)、指名亚种(Picoides tridactylus tridactyl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