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淡脚柳莺
淡脚柳莺

淡脚柳莺

英文名:Pale-legged Leaf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tenellipes

【简介】
淡脚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tenellipes),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小型鸟类。繁殖地主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和东南部,以及俄罗斯东部、朝鲜等地;越冬则在东南亚地区。迁徙时会途经中国的沿海地带乃至云南。淡脚柳莺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淡脚柳莺体长约12厘米,上体呈暗橄榄褐色至橄榄绿色。显著的白色眉纹和黑色眼线是其明显特征。脸颊上点缀着淡棕色斑点,背部为灰棕色。头部和颈部的颜色偏灰,宽于背部的褐色或橄榄绿色。

【生活习性】
淡脚柳莺一般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密林树林下植被中。常在较低层次活动,并且容易观察到它跳跃、向下弹尾的独特习惯。主要食物为昆虫,特别是鳞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的成虫或幼虫。

【鸣叫特征】
淡脚柳莺的叫声为连续不断、高音颤鸣的“tiriririririri”,类似于蟋蟀的嘶叫声,有助于与库页岛柳莺区分开来。

【繁殖习性】
淡脚柳莺的繁殖期集中在5月至7月。雄鸟会通过站在高大树木上的鸣叫来宣示领地,并伴有独特的歌声。

【外型辨识】
淡脚柳莺体长约12厘米,上体呈暗橄榄褐色至橄榄绿色;下体为白色,带有淡棕色底色,臀部和尾上覆羽为淡橄榄棕色。尾下覆羽为白色。其足色浅,呈肉色。

【保护状况】
淡脚柳莺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第三版中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淡脚柳莺分布于中国东北中部和东南部,包括内蒙古、东部沿海地区、黑龙江(含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吉林、辽宁(含大连、营口),以及其他地区的繁殖地。迁徙途经中国的沿海各省及香港和海南等地区,为候鸟冬季迁徙过境点。全球分布还包括柬埔寨、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俄罗斯联邦(东亚区)、泰国、越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