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海岛柳莺
海岛柳莺

海岛柳莺

英文名:Island Leaf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poliocephalus

【简介】

海岛柳莺 (Island Leaf Warbler, Phylloscopus poliocephalus) 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广泛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等地区。有19个亚种,根据国际鸟类联盟(IOC)10.1版纪录,maforensis和misoriensis已分别独立为农福尔柳莺和比岛柳莺。

【外形特征】

海岛柳莺是一种小型鸟类,体长约10厘米,体重介于7至11.5克之间。头部呈灰白色,并带点橄榄色,面部亦带有橄榄色且无明显的冠纹。上体为灰橄榄色,大覆羽具黄色尖端形成模糊的翼带,飞羽边缘亮黄绿色,尾上覆羽棕色,尾羽边缘呈黄橄榄色。喉部较脏白,胸部灰色,两胁为橄榄色,腹部淡黄色。其虹膜深色,喙为角质色,足部颜色未详述。雌雄在外观上大致相同,而幼鸟的特征未详细描述。

【生活习性】

海岛柳莺栖息于海拔750米以上的次生森林、原始森林和灌木丛中,通常偏好蒙塔纳的生境。这其中包括受到选择性砍伐的地区。在新几内亚,该物种通常在1400米以上的地方被发现,但偶尔也会下到大约640米。在美拉尼西亚地区,如新爱尔兰岛、新不列颠岛和布干维尔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多个岛屿中,该莺种的出现高度更加明确,具体从海拔400米到2400米之间不等。

【鸣叫特征】

海岛柳莺的鸣叫类型较为多样,包含大量的滑音,频率可以达到10 kHz。歌曲比较缓慢且高调,有“wispy”之称。叫声短促而高亢,通常在觅食过程中发出,类似于“sissiiiweee”。

【繁殖习性】

该物种的繁殖、迁徙、筑巢、授精、孵化和育雏等情况暂无详细描述。

【外型辨识】

海岛柳莺与同属的其它物种相比,更突出的特性是一般体型较小,下体颜色更深(更黄),上体颜色更深重。不同亚种之间也存在细微差异。例如,henrietta亚种灰度更高,而everetti亚种则皮冠色偏灰棕,头部铺淡灰,上体更显绿色。

【物种区别】

【保护状况】

该物种属于保护级别LS(无危),IUCN评估为受限制分布物种,主要局限于Geelvink群岛的EBA(生态热点区)。Numfor岛上的种群规模可能较小,据估计成熟个体数量在2500至9999只之间。

【地理分布】

海岛柳莺分布于华莱士区(华莱士线以东至巴布亚新几内亚交界,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广泛区域),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在的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邦盖群岛(Banda Islands)、苏拉群岛(Sula Islands)和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等区域。

【其他】

海岛柳莺的各个亚种在分布地点及外貌上存在差异,有不同的分布热点,亚种的分类状态仍需研究确定。例如,paniaiae和avicola亚种的具体野外分布信息有待更多调查。becki亚种在现当代记录中只有Isabel岛和Malaita岛,且未在记录中反复出现。关于塔利阿布岛的种群分类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