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白斑尾柳莺
白斑尾柳莺

白斑尾柳莺

英文名:Kloss's Leaf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简介】
白斑尾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又称为Kloss's Leaf Warbler,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一员。最初被认为是云南白斑尾柳莺的一个亚种,但基于分子遗传和鸣叫研究被提升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体长约10-11厘米,具有明显的黄色顶纹、两条黄色翼纹,下体为污白色并带有黄色纵纹,外侧三枚尾羽带有白色内缘。虹膜深褐色,喙顶棕黑色或黑色,下颌粉红色,腿脚呈粉棕色。雌雄相似,幼鸟颜色较为淡雅。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落叶林和常绿林中,偶尔也见于次生林和林缘灌木丛。以活性昆虫为食,活跃于树冠层,偶尔也到灌木丛中觅食。

【鸣叫特征】
鸣叫声呈现出1.5秒时长的快速颤音,如 "ti-see-chee-sui",通常为 "pitsiu"。

【繁殖习性】
每年5月至7月是其繁殖季节。用树叶和草构建草垫巢,每窝产卵3-4枚。

【外型辨识】
在外观上与冠纹柳莺和峨眉柳莺相似,但最外侧尾羽的白色部分更显著。利亚位置标识更显黄绿色,贯眼纹显暗绿褐色者亦常可见。典型的单音节 "titsu" 之后是尖锐的双音节“sui”。另外,“pitsiu” 嘣声更为常见。

【保护状况】
IUCN红色名录将其列为LC(无危)物种。在中国相对少见,在东南亚较为常见。

【地理分布】
分布在包括中国四川、云南及其东部,越南中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