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大冕柳莺
大冕柳莺

大冕柳莺

英文名:Western Crowned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occipitalis

【简介】
大冕柳莺(Western Crowned Warbler, Phylloscopus occipitalis),学名为Phylloscopus occipitalis,隶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它们以其独特的两翼条纹、绿色的上体与灰色的头部以及显著的黄白色下体而著称。

【外形特征】
大冕柳莺体长为11至13厘米,体重约为8至9克。它们拥有显眼的冠纹,冠纹通常为黄灰色,有时难以察觉。头部中央有暗橄榄色的部分,而侧部和背部分别为灰绿和灰洗颜色。大覆羽和中覆羽的顶端呈现白色,这使其翼条纹格外突出,尤其是在大覆羽上。大冕柳莺的飞羽和尾羽大多为浅橄榄绿色,且尾羽的最外三根边缘带有狭窄的白色印记。喉部分为白色,下体的大部分也呈白色,但带有灰色晕染,而腋羽则呈现出亮黄绿色。其虹膜呈现深棕色,而喙则为棕黄色,下颚基部则略微偏橙黄色,腿脚颜色介于灰色与板岩褐色之间。

【鸣叫特征】
这种鸟频繁发出诸如“chip”、“chit-wee”或“cheep-wip”等各种叫声。受惊吓时,它们会发出较大的或尖锐的声音,持续通话几分钟。此外,它们在移动时还会唱歌,尤其在3月至8月期间,其声音由一系列报警式的“cha-chi cha-chi cha-chi”或更为响亮和连贯的“chit-wee chit-wee chit-wee chit-wee-wee-wee”歌声构成。

【生活习性】
大冕柳莺常见于海拔1800至3200米范围内的云杉、混合针叶林、桦树林以及过渡期次生林的栖环境中。它们属于迁徙鸟类,秋季从繁殖地向越冬区移动,而春季则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10月期间多数鸟从繁殖区飞抵印度半岛的越冬地,而另少数个体可能在8月便已到达。迁徙季节通常在3月末开始,到当月底大冕柳莺主要离开越冬地;4月中旬抵达巴基斯坦北部,4月至5月初通过印度的北部和巴基斯坦。

【繁殖习性】
繁殖活动通常在5月至7月之间,每窝一般产下3至4枚蛋。在雌鸟的单独孵化后,情侣共同照料和喂养幼雏,不过雏鸟开始独立后羽翼未丰的时期尚不清楚。一般而言,雏鸟被发出巢后至少需要一周以上的额外喂养。

【外型辨识】
大冕柳莺会选择距地面高达6米的位置,在墙洞、树木中的树洞、鼠洞、岩石之下或树根下方等处建巢。巢一般由干草、苔藓以及动物毛发构成,一个领域大约覆盖不到1公顷。

【保护状况】
大冕柳莺被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无危(LC)物种名录。

【地理分布】
大冕柳莺主要繁殖于印度次大陆及相关环境中的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范围包括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西部、阿富汗的北部和东部、巴基斯坦及印度的一部分地区。而越冬期多见于印度半岛各区域,如西高止山脉、印度中部山丘、东高止山脉等地区。

【物种区别】
大冕柳莺与西南冠纹柳莺的体形大小相似,但前者体形略大,嘴更长一些,头部的纹样不如后者显眼,上体灰调,眉线较淡黄色,即使下体也不如前者亮黄色。而与冕柳莺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尾下覆羽大部分为白色,上体呈现更灰的颜色,相对整齐或更均匀的淡黄色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