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柳莺
英文名:Ashy-throated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
【简介】
灰喉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是一种体型小巧的雀形目柳莺科鸟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北部的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中国境内主要见于四川、云南、西藏一带。
【外形特征】
灰喉柳莺体型约8-10厘米,体重约5至7克。成鸟头顶和颈侧呈深灰色,形状醒目的白色眉线明显,眼线呈暗棕色贯穿整个面部。背部及肩部色彩鲜艳,为鲜绿色;羽色由上体延伸至翼区,翼覆羽呈现暗色并拥有鲜明的黄色条纹。下身层次分明,胸部和腹部基部为灰白色,而腹部则呈现出亮眼的黄色。
【生活习性】
灰喉柳莺偏好栖息于高海拔混合橡树林及针叶林间,亦常在杜鹃花开或灌木遍布的区域出现。繁殖季节于3月至7月期间尤为活跃,产卵地点通常悬挂于树枝间约五米高度。
【鸣叫特征】
灰喉柳莺的鸣叫声清脆,高音尖锐,常在树冠层间回响,展现出犹如哨声的尖锐声响,发出短促而连贯的‘wee-ty, wee-ty, wee-ty’的节奏或‘zitt’的哨声,用于警示或交流。
【繁殖习性】
灰喉柳莺筑巢于山脉中针叶林及落叶混交林,巢约距地面5米高度,由苔藓密集包裹使其隐蔽在树丛中。繁殖期间,主要活动于树冠层,以昆虫及各种幼虫为食,适应环境的多样性和食物链中的重要角色。
【外型辨识】
灰喉柳莺目前有两个可靠的亚种: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 maculipennis 和 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 virens,它们都受到当地政府和国际保护政策的关注。灰喉柳莺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灰喉柳莺广泛分布于尼泊尔、印度、不丹、孟加拉国、中国,以及泰国西北部等地。冬季在尼泊尔中部地区的加德满都谷越冬,春季回迁至山顶地带准备繁殖。全球范围既有其身影的地区均对其生存环境给予保护与关注,以保证这一独特鸟类种群得以持续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