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海南柳莺
海南柳莺

海南柳莺

英文名:Hainan Leaf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hainanus

【概述】

海南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hainanus),是雀形目柳莺科的一种特有鸟类,仅有中国海南岛南部山区为分布地。其整体外貌体型较小,长约10-11厘米,全身都覆盖着亮丽的黄色羽毛,尤其头部和翅膀较暗,形成明显的翼斑和眉纹。

【外形特征】

海南柳莺全身被有鲜艳的黄色羽毛,翅膀和头部颜色则稍暗,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翼斑与眉纹。性别间在外形上十分相似,雄鸟的鸣叫声为高且变化丰富的尖声。小鸟的具体特征较少纪录,但从已有描述推测其外观较为紧凑且具有鲜明的黄色侧冠和眉纹。

【生活习性】

该物种特别偏爱640到1500米之间自然生长的次生林和被选伐过的森林区域。此外,也可能在灌木丛中出现。通常在森林的中上层居住,同时也会参与由其他鸟类组成的小型觅食群体。由于低地森林被逐渐毁坏,低地可能已不再适合其栖息。它们以毛虫、蚱蜢、蜘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鸣叫特征】

雄鸟的鸣叫声为高且变化丰富的尖声。

【繁殖习性】

其繁殖期一般为3月至5月,到了5月下旬育雏工作通常完成。鸟巢呈现出球状,侧面开放的形式,外部由细长的圆型花序和草叶构成,并用一些细根加固,内部垫以蓬松柔软的植物绒毛。

【外型辨识】

海南柳莺全身被有鲜艳的黄色羽毛,翅膀和头部颜色则稍暗,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翼斑与眉纹。性别间在外形上十分相似,雄鸟的鸣叫声为高且变化丰富的尖声。小鸟的具体特征较少纪录,但从已有描述推测其外观较为紧凑且具有鲜明的黄色侧冠和眉纹。

【保护状况】

海南柳莺已被认定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版中"易危(VU)"级别的物种,受到IUCN的保护分类。中国的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也将此物种列入。此鸟种唯一栖息分布于海南,各种开发及造林活动直接威胁到了其拥有栖息地的数量,需要更多的保护措施来维持其种群和生境。

【地理分布】

海南柳莺是中国海南岛特有的鸟类。为有效保护这一物种,中国已在多个地区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比如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等,同时也正在对原生森林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更多的栖息地丧失及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