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柳莺科 > 柳莺属 > 灰柳莺
灰柳莺

灰柳莺

英文名:Sulphur-bellied Warbler

学名:Phylloscopus griseolus

【概述】
灰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griseolus),又名莺,属于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它是一种小型鸟类,体长约10.5厘米,体重7-9克,主要分布于南亚及中国西部山区。

【外形特征】
头部拥有明亮的黄色眉线,从鼻基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伴有深棕色的眼纹和泛橄榄色的脸颊及耳羽。冠部和背部主要为冷棕色,下体呈现硫磺黄色调。翅膀和尾部颜色为暗棕色,翼羽含有白色边缘。胸侧和两胁部分为淡黄色带橄榄色暗纹,下尾覆羽洁白而下翼覆羽黄褐色。

【生活习性】
灰柳莺栖息于干旱的岩石山坡和碎石谷地,常在低矮植被、松树或矮松林中活动。繁殖地点海拔通常在2590至4575米之间。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迁徙至印度中部较为密林的低层、岩石区及陡峭峡谷等地。其主要食物为小昆虫,并偶尔食用软体动物。

【鸣叫特征】
灰柳莺的鸣叫声包括短暂、尖锐的高音颤音和类似麻雀的尖叫声。鸣唱通常涉及重复的音符,变化为'hweet','sip'和'tsweeeps'的组合。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一般在4月末至8月初,雌鸟独自完成繁杂的筑巢工作,时间约为4-10天。巢建于距离地面1.5米高的密丛灌木顶部。巢由干草、植物纤维和羽毛制造而成。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为14-17天,幼鸟生长时间为14-15天,之后继续依赖双亲15天才能完全独立。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列为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无危级别(LC),且被收录于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

【地理分布】
灰柳莺繁殖地遍布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中国西北和中部,以及南至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和喜马拉雅东北部。在迁移期间,它们主要在菲律宾中部地区进行非繁殖活动。